课件编号9058328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生物试卷 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3133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福建省,次月,试卷,生物,3月,第一
  • cover
2020-2021学年下学期莆田七中第一次月考高一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分值:100分 考试范围:新课标必修1之细胞呼吸、光合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试剂中最容易吸收CO2的是( ) A.NaHCO3 B.NaOH C.Ca(OH)2 D.Na2CO3 2.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物质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3.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与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分别位于(  ) A.线粒体与叶绿体 B.叶绿体与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 D.核糖体与线粒体 4.在有氧呼吸中,进入细胞内的氧( ) A.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 B.参与ATP的形成 C.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接受反应中脱下的氢生成水 5.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O2 B.葡萄糖→丙酮酸→O2 C.葡萄糖→O2→H2O D.葡萄糖→丙酮酸→CO2 6.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CO2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7.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的阶段是( )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 C.丙酮酸→乳酸 D.丙酮酸→酒精或乳酸 8.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9.与无氧呼吸比较,细胞有氧呼吸特有的代谢产物是( ) A.丙酮酸 B.ATP C.CO2 D.H2O 10.水稻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主要是由于( ) A.能量不足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 CO2中毒 11.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12.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从有机物消耗最少的角度考虑,储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13.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CaCO3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 B.加入SiO2有利于破坏叶肉细胞 C.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溶解色素 D.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中色素越少越利于色素分离 14.下图为新鲜菠菜叶中4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4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甲 D.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15.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B.在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下面 C.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D.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