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065447

苏教版(2001)五年级下册科学1.5 国旗怎样升上去 (说课课件20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875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苏教版,20张,课件,上去,国旗,怎样
  • cover
(课件网) 《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说课 潞城市天脊小学 吴艳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5课。--滑轮。关于滑轮,学生比较陌生,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比较少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滑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或重物提升到某一个高度,还可以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通过一系列观察和实践活动将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教学目标; 1、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激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使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浓浓的兴趣。 2、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的特点;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能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及开放性地整理事实材料,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猜测。 教学重点:知道动滑轮和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说教学思路 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即“提出问题,什么改变了力的方向,还有什么作用———作出假设,滑轮可以省力吗———收集证据———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让事实来说话,用证据来验证。同时把握探索活动的内在联系,层层推进学生的探究活动,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这一节打破了课本内容限制,并让学生自行探究实验实现结论开放化整理。 说教学过程 本课是衔接第一单元第2 课和第 6 课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对于学生来讲,机械及机械的原理比较难懂,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在课下做了多次预演,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今天,我的说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其一导课环节,我发现无论展示图片和课件观察升国旗都有点隔靴搔痒,触不到那个真正的点、为了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做提水活动,感知水桶的运动方向和用力方向。接着我又用铁架台演示升国旗,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升国旗与提水桶的用力方向不同,哪种装置起到了作用?引出这一节课的重点《滑轮》,开了一个漂亮的头。学生一目了然,是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那么滑轮还有什么作用呢?进入下一个环节。我分为三部分(1)实验前 第二部分是实验过程,分为三步、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 1、实验前, (1)我让学生观察滑轮 交流讨论:滑轮形状(图二)同时让同学们大胆质疑滑轮的作用;省力,降低工作难度等等,这时有同学说;老师不用滑轮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啊,这位学生提的问题非常好,那为什么还要用滑轮呢?我们知道让绳子绕过一根铁杆也可以达到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为什么还要用滑轮呢?是不是滑轮还有别的作用我们还没发现呢?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滑轮的形状上。我及时引导,让学生明白了滑轮凹槽的作用。除了固定绳子以外,滑轮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这时再次出示升国旗的图片,观察上下两个滑轮,让学生明白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组装方式滑轮作用是不同的。 。 (2)学习滑轮的分类 我先出示定滑轮的图片观察, 让学生明白像这种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接着再观察动滑轮的图片,让学生明白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学习组装。 (3) 探究滑轮的作用 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继续交流 我让学生讨论后再做实验,发挥学生的相互作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工作必需的素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