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影 》学与导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能唤起孩子们对影子游戏的回忆,但是基于二年级孩子的学习基础,他们对于影子的概括能力还不强,尤其是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影子的特征,更是存在“固有的”“单一的”等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影子的一些特点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学习目标(含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光影动画,感受光影的魅力,了解剪影的基本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于动物剪影的欣赏,了解剪影的基本特点。在创作动物剪影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并对掌握动物特征形成基本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光影趣味,体验剪影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对于小动物的热爱,提高对于动物的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观察动物的特点,尝试用剪影形式表现。 学习难点:表现有趣的动物剪影造型。 教学环节与目标 学习任务与要点 学导活动与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目标:通过观看剪影动画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光影带来的趣味性,在感知中观察动物的造型特点。 学习任务: 观看动物剪影定格动画,在感知中观察动画中出现的动物形象。 学习要点: 1.观看动物剪影定格动画。 2.观察动物特点。 1.创设情境,引出月亮剧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观看影片动物剪影的定格动画,观察动画中的动物形象。 3.出示《剪影—月亮剧场》 二、引出“影子”,抓特征 目标:观察动物剪影,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特点。通过影子和真实物象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 学习任务: 1.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 2.通过对比观察,认识“影子”,了解“影子”概念。 学习要点: 1.通过观察动物剪影,启发学生对于动物造型特点的回顾,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2.通过对比,加深对于“影子”概念的了解。 1.教师出示动物剪影图片,学生描述动物特点。 板书:特点 2.学生描述动物剪影和真实动物的不同: 色彩 五官、毛发 相同:外形 3.引出“影子”概念。 板书:影子 4.追问:还有哪些动物演员? 5.欣赏剪影图片,再次观察动物的特点。 三、初次尝试剪“影子”,探究方法 目标:通过对于已有动物剪影的二次塑造,加深对于动物造型特点的把握,了解表现动物剪影的基本要求。 学习任务: 剪“影子”,对已有形状造型进行二次塑造。 2. 初次尝试如何剪出动物的造型特点。 学习要点: 1.通过对动物造型的猜想,让学生发散思维。 2.尝试剪出不同的动物剪影。 3.通过展示评价,让学生了解如何剪出动物的造型特点,了解抓住动物特点对于表现动物剪影的重要性。 1.学生对已有形状造型进行猜想。 2.学生对已有形状造型进行局部修剪。3.展示评价,总结表现动物剪影的基本要求:抓特征。 4.展示原始动物造型,提问:为什么没有辨认出动物造型? 5.了解抓住动物特点对于表现动物剪影的重要性。 四、引导提升,评“影子”,演故事。 目标:独立创作,引导赏析。 学习任务: 1.独立创作,个性表现。 2.完善作品,审美提升。 学习要点: 1.剪一个小动物的剪影。 2.完善作品,编故事并表演。 1.根据作业要求独立创作表现。 2.交流作业中的主要问题,并完善作品。 3.小组内交流,快速编一个影子小故事 4.把剪好的影子作品在幕布装置中展示并表演。 5.引导学生围绕动物剪纸的特点进行作品评价。 四、拓展 学习任务: 1.欣赏剪纸动画作品 2.感受作品的表现形式 3.拓展交流,领悟知行。 学习要点: 感受剪影的不同表现形式。 1.欣赏剪纸动画作品。 2.鼓励学生在课外用不同形式表现影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学与导反思 这课的内容本身是很有趣的,也是剪纸教学最基础的一块内容,所以我力求将课上得有趣一些,扎实一些。从大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