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81149

浙江省金华市2021中考语文模拟卷(三)原卷版+答案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33780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金华市,2021,中考,语文,模拟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金华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 模拟卷(三)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一、积累(14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平凡的大地藏着数不尽的故事。在收割的玉米地里,春雁一改冬季时的(jiān)_____默,欢快地捡拾着玉米粒;在“阿尔卑斯之王”勃朗峰前,山随登山者拾级而“愈升愈高”;在西北的高粱地上,一群后生击打着容不得半点束缚、羁绊的腰鼓,释放生命磅礡的能量;站在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上,闻一多面对无耻的敌人,怒不可(è)_____,做生命中最后一次讲演,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马丽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历尽艰辛,终于读懂了大地给予人类的启示:地敬畏自然。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jiān)缄默    怒不可(è)遏 (2)加点字“绊”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B)(1分) A.pàn B.bàn (3)填入文中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1分) A.虔诚 B.真挚 2.古诗词名句积累。(8分) (1)根据语境默写古诗词名句。(6分) 新春的喜庆让无法回家的游子更深切地承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苦楚。这份思念,是马致远“夕阳西下,①断肠人在天涯”中孤单冷寂的背影;是崔颢在暮色苍茫中“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喟然长叹;是杜甫“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对家书的期盼;是李白“不知何处吹芦管,④一夜征人尽望乡”中对征人的感同身受;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时咏叹的“⑤露从今夜白,⑥月是故乡明”。 (2)下列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倡导的理想人格不相符的一项是(C)(2分) 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成语“教学相长”“宁静致远”“三顾茅庐”分别出自《礼记》、诸葛亮的《诫子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儒家经典《论语》。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里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D.古人讲究礼节,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用敬称,如“令郎”“家君”“贤弟”;对自己一方则用谦辞,如“尊夫人”“舍妹”“小儿”等。 【解析】“家君”属谦辞,“尊夫人”属敬称。 二、阅读(48分) (一)名著阅读(8分) 4.同学们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研讨,请把下面的阅读记录补充完整。 阅读任务 阅读过程记录 浏览目录 整体感知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1)浏览目录可知,埃德加·斯诺两次走进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进入中国西北红色区域,在那里进行实地采访和考查,揭开了“红色中国”的谜底。(2分) 重点阅读 聚焦“采访” (2)下面是作者对我党一位领导人的采访,请在横线上写出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该位领导人的姓名。 作者问: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 毛泽东(某领导人姓名)回答说:“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2分) 专题阅读 深入探究 (3)专题探究:长征 作者在评价长征时写道:“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