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的小熊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熊猫》是湘文艺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中的一首听赏内容,是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段。教材配有音乐剧情所描述的插图,“音画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和创造性。 音乐开始,首先由中提琴奏出的长音和小提琴奏出的碎弓音,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丽幽静的景色,在弦乐柔美的音响衬托下,竹笛吹出一段节奏自由的旋律,其音调清新,色彩明亮。这段音乐,描写了大自然从朦胧中醒来,天越来越亮了。接着音乐出现了轻快跳跃的旋律,描绘出一群快乐的小鸟。经过两小节过门后,出现了一段活泼明快的曲调,仿佛使人看见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熊猫来到水塘边打水,一声大镲响,这是小熊猫把水桶丢进了水塘。然后,竖琴奏出了一串琶音,表现了水桶在池塘里激起的浪花声和水塘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水波。单簧管吹出了四小节呆板、滑稽、憨厚的节奏音型,好像两只小熊猫晃着胖乎乎的身体在抬水。它们走过树林,走过小桥,小鸟向熊猫问早,小熊猫也回答了小鸟的问候,并 说:“欢迎大家到商店来买东西。”接着音乐奏出快速的下行跳进的旋律,仿佛是小熊猫急促走进商店的步态,最后竖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现了小熊猫一溜烟似的走进了商店,开始接待顾客的情境。 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一年级(2)班,是农村没有音乐基础并无报各种音乐兴趣班的孩子,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感兴趣的是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对各种器乐的演奏感到好奇和有趣,能随着熟悉的乐曲哼唱,或根据音乐的感觉进行肢体律动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所以这节课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孩子在参与体验中进行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聆听音乐,展开自由联想,能在参与音乐活动中感受小熊猫勤劳、乐观、礼貌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参与、表现、体验等活动中,培养对音乐记忆能力,积极参与音乐表演。 3、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音乐表现手段,能听辨乐器的音色并分辨两乐段主题音乐,体验乐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 能分辨乐曲中优美与活泼欢快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设计理念及教学方法: 新课标中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生活密切相联系,体验,感受和分享音乐的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兴趣为核心。教学中。我以创设情景为主题,孩子们第一遍安静的聆听。把孩子们放在一个与音乐相符合的情景中听赏音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他们的聆听兴趣和习惯,通过小熊猫的故事贯穿全曲,感受两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随乐表演活动中,鼓励孩子们大胆表现,充分满足一年级孩子想动好动的欲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主题的过程中展开自由联想,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根据音乐里出现的各个乐器的音色、旋律、节奏等要素来听赏音乐,理解音乐,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段有初步认识。 教学方法: 情景故事法 听赏法 体验法 演示法 游戏教学法 小组合作表演 多媒体资源使用说明: 1.、希沃白板软件 2、微视频、超链接视频、音频、移动讲台、手机视频功能 在本节课中,微视频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利用教材上配有的音乐剧情插图及音频,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主题的过程中展开自由联想,激发学生用表现音乐的兴趣,超链接视频分辨乐器,进一步感受乐器的音色,旋律等要素来听赏音乐,理解音乐,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段有初步认识。 在表现音乐过程中,利用手机视频功能拍摄学生表现通过移动讲台上传,让学生们可以在回家后欣赏自己的表演在动中愉悦身心,使得多媒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