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1159

2012届高考生物创新方案二轮复习课件全套(三部分45份打包下载)

日期:2024-06-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23580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2届,高考,生物,创新,方案,二轮
    (课件网) 2012届高考生物创新方案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晨背九 伴性遗传和人类的遗传病 1.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 (1)大多数雌雄异体生物的细胞中根据染色体与性别的关 系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根据染色体来源可分为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2)雌雄同体生物的细胞中无性染色体。 2.常见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方式主要有XY型和ZW型;生 物的性别并非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3.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1)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雄性个体有两种基因型, 雌性个体有三种基因型。 (2)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雄性个体有4种基 因型,雌性个体有三种基因型。 (3)只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雄性个体表现该基因 控制的性状。 4.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遗传特点 ①隔代交叉遗传;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6.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基因控制,而不是一个基因控制, 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7.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如隐性遗传 病的杂合子个体。 8.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如染色体 异常病。 9.伴性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而性染色体异常的遗 传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0.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 查,而调查某种遗传病发病方式时要在患者家属中调查。(课件网) 2012届高考生物创新方案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七 遗传的分子基础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者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其同事 培养 细菌 小鼠(体内) 培养基(体外) 实验 结果 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 有“转化因子”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联系 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①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仅证明“转化因子”的存在,但不 能确定“转化因子”的物质成分,没有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 ②艾弗里通过把各种物质提取出来,单独地、直接地观 察各自的作用,证明了DNA分子是“转化因子”。 2.艾弗里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较 实验 比较项目 艾弗里实验 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 实验思路 相同:把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 处理方式 从S型菌中直接提取、分离各种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 1.DNA分子结构中相关碱基计算规律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生物 所含核酸 所含核苷酸 含氮碱基 遗传物质 病毒 DNA病毒 1种,为DNA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A、T、C、G DNA RNA病毒 1种,为RNA 4种核糖核苷酸 4种:A、U、C、G RNA 1.基因、DNA、染色体、蛋白质及性状间的关系 2.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1)通过DNA复制体现了DNA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发生于 亲代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或细胞增殖过程中。 (2)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共同体现了DNA表达遗传信息 的功能。 ?明考向 在高考中,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是高考单科命题热点,命题角度主要集中依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考查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及实验探究能力。 ??做考题 [例1] (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