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125707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 5 《激情的霍拉》 ︳教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79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五线谱,二年级,下册,音乐,激情的霍拉
  • cover
欣赏课(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课) 《激情的霍拉》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内容来源: 教学内容:聆听《霍拉舞曲》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型:欣赏课 设计者:崔帆/金水区郑州龙门实验学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一至二年级学段的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听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聆听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在欣赏乐曲时能随音乐划一划旋律的走向,感受音乐情绪,并用律动、线条、图形、打击乐器等方式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和同学合作跳一跳简单的舞步。并能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2、教材分析: 《霍拉舞曲》又译《顿音霍拉》,2/4拍,具有轮舞体裁特征。曲式结构:A+B+A 1(再现),一开始便以明快活泼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断弓技法奏出的顿音主题,如同鸟鸣般的颤音和飞瀑般奔流的快速的顿音,形成了欢腾的乡村舞会场面。充满了炽烈的欢乐气氛。全曲犹如一首无穷动,主题素材不断展开,使乐曲逐渐形成高潮,最后再现主题,突然结束。 霍拉是一种罗马尼亚民间舞蹈,是当地一种大众化的娱乐形式。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参加者可达数百人。跳时大家联成一个圆圈,向前一步,向后一步,相左三步,向右五步,如此反复进行,使圆圈逐渐旋转。 3、学情分析: 此时的二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已有了一些基础,对学习音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具有好奇心强、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等特点。但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又决定了其注意力是短暂的,因此课堂中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来激发他们的高度注意。所以在音乐教学实施中要精心设计各项音乐活动与编创活动,保持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不落,凸显教学重点,注重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各项音乐技能与综合能力。 学习目标: 1、在聆听中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欢乐气氛和舞蹈性特点,并初步了解霍拉舞的简单知识。 2、在音乐图形谱的帮助下能够掌握本首乐曲中三个乐段的变化与再现,并能随各个主题的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够随着音乐跳一跳,并能够听着音乐划一划旋律的走向。 评价设计: 在本节欣赏课中,评价与教学目标的检测无处不在,对学生时时关注,边实施活动边检测。课堂中有个体检测、小组检测、集体检测、在活动中检测、在聆听中检测、在随音跳一跳中检测。 1、聆听中检测学生对主题音乐的记忆:聆听发现第三段音乐和第一乐段是相似的;观看《霍拉舞曲》视频说出曲名;判断乐曲的演奏乐器等。 2、评价与检测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及时做出的反应与表演:如随音乐划一划旋律线,随着音乐跳一跳、听到教师手风琴演奏乐曲选择场景画面、为结尾进行定格造型的表演等。并即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个体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的评价。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舞曲的欢乐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划一划旋律的走向、简单的跳一跳。 学习难点: 在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充分体验乐曲三个乐段的不同特点。 教学设想: 本节旨在通过激趣、感悟、创造、表现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教师通过图形谱、音乐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图形谱、手风琴、胶带。 学生准备:自制打击乐器沙锤,每人一个。 教学方法: 音乐图谱教学法、聆听体验、表现法、感受法、合作法等。 学习过程: 感受画面,选择情景。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