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31517

第四单元 15 无言之美 教学课件(20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4539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单元,无言,之美,教学课件,20张
  • cover
15 无言之美 第 四 单 元 朱光潜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其与作者观点的 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学习目标 A.诗人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剩下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水天交接之处。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比较以上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为什么?今天的学习,就能为大家解出心中的疑惑。 导入新课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他的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作家作品 瞬息万变(shùn) 缥缈(piāo miǎo) 信手拈来(niān) 铢两悉称(zhū)(chèn) 闲情逸致(yì) 心旷神怡(yí) 惟妙惟肖(xiào) 栩栩如生(xǔ) 宏壮(hóng) 惨戚(qī) 寂寥(liáo) 谚语(yàn) 字音字形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美术:文中指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附丽:附着,依附。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悉,都;称,相当。 爽:有差别,不同。 姑且:暂且、先。 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 玩味:细心体会其中意味。 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逸,安闲;致,情趣。 怆然:悲伤的样子。 词语释义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渊穆:极其美好。 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 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词语释义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6段。 第三部分:7-12段。 引出“无言”话题 (话题导入) 论证言、意关系 (提出问题) 回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分析问题) 归纳出一个公例 得出结论(文末最后一句话) 第四部分:13段。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引用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作者认为要想明了“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不尽意 精读探究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①“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②作者认为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因此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从四种艺术入手,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将相片和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无言之美; (2)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