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40614

(新高考)2021届高考语文冲刺高分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主题4—见闻感受 含答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14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考,文言文,感受,见闻,主题,阅读
  • cover
见闻感受 第一篇 世称善歌者曰“郢人” 世称善歌者皆曰“郢人”,郢州至今有白雪楼。此乃因宋玉①《问》②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次为《阳阿薤露》,又为《阳春白雪》,“引商刻羽③,杂以流征④”,遂谓郢人善歌,殊不⑤考其义。其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则歌者非郢人也;其曰“《下里巴人》,国中属⑥而和⑦者数千人;《阳阿薤露》,和者数百人;《阳春白雪》,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则和者不过数人而已”———以楚之故都,人物猥盛⑧,而和者止于数人,则为不知歌甚矣!故玉以此自况⑨。《阳春白雪》,郢人所不能也;以其所不能者名其俗,岂非大误⑩也?据《左传》,楚成王使斗宜申“为商公,沿汉泝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楚始都?丹阳,在今枝江;文王迁郢昭王迁都皆在今江陵境中。杜预?注《左传》云:“楚国,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谢灵运?《邺中集诗》云:“南登宛郢城?。”今江陵北十二里有纪南城,即古之郢都也,又谓之南郢。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减)??? 【注释】:①宋玉:战国时楚辞作家,为屈原之后最有名的代表人物。②《问》:宋玉的《对楚王问》。③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有很高的音乐演奏成就。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④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徵:古代乐律中的一个音名。⑤殊不:一点也不。⑥属(zhǔ):连接,跟着。⑦和(hè):跟着唱。⑧猥盛:繁盛。猥:众多。⑨自况:自比。⑩大误:大错特错。?沿汉泝江:沿汉至于夏口,然后泝江。?都:建都。?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曹魏散骑常侍杜恕之子。初仕曹魏,授尚书郎,成为司马昭高级幕僚,封为丰乐亭侯。?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绍兴上虞区)。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宛郢城:即纪南城。 1.给下面的句子用“,”断句(断两处) 文王迁郢昭王迁都皆在今江陵境中 【答案】:文王迁郢,昭王迁都,皆在今江陵境中 【解析】作答此题首先要扭住“皆”这个词,其意思为“都”,是对前面的总结,说明前面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要素,可见,“皆”前断开;前面的部分很容易分成两个并列关系的短语,因而在昭王前面断开。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次为《阳阿薤露》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以楚之故都 何以战 C.此乃因宋玉《问》曰 乃不知有汉 D.则为不知歌甚矣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第一个“为”是判断动词,译为“是”,第二个“为”是介词,译为“被”;C项中的第一个“乃”是判断动词,译为“是”,第二个“乃”是副词,译为“竟然”;D第一个“则”连词,译为“那么”,第二个“则”是连词,译为“假如”;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译为“凭借,依靠”。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遂谓郢人善歌( ) (2)而和者止于数人( ) (3)以其所不能者名其俗( )(4)楚成王使斗宜申( ) 【答案】:(1)说(2)停留,停止(3)命名(4)让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谓郢人善歌,殊不考其义。 译句:_____ (2)以其所不能者名其俗,岂非大误也? 译句:_____ 【答案】:(1)世人遂因此而称郢人善歌,根本就没有考察宋玉这句话的真实含义。(2)以他们所不能唱的曲子命名他们有善歌的风俗,岂不是大错特错了吗? 【解析】:翻译句(1)时要把“其”代指的内容表达清楚———宋玉的话;翻译句(2)时,要注意两个词语“者”“名”的含义,“者”指的是《阳春白雪》这首曲子,“名”是“命名”之意,另外,这是一个反问句,翻译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