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44477

人美版 (北京) 一年级上册美术 第10课 勤劳的小蚂蚁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1799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勤劳,教案,蚂蚁,10课,美术
  • cover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勤劳的小蚂蚁》 课型 新授课□ √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勤劳的小蚂蚁》是人美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0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他是继《找妈妈》之后的又以生命主题的内容,是对“基本形概括”这一方法进一步学习,同时又与下一课《昆虫一家》同为昆虫题材的学习内容。因此本课在整个单元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设计了5个板块。第一板块“我的发现”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知蚂蚁的基本结构;第二板块“我来体验”,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蚂蚁的动态;第三板块“我能创新”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丰富画面情节;艺术实践板块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通过自我评价板块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本课以美术新课标的价值理念为指导思想,重在对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由“初步感知、深入探究、创作实践与展示评价”四大教学环节组成,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视听体验和模型观察中认知小蚂蚁的结构,在图片观察、动作模仿、图形拼摆中探究小蚂蚁的动态,在小组合作中运用贴和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实践,进而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团结的精神文化价值。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力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教材《图形变变》一课中学习过基本形的知识,并在《可爱的家》《找妈妈》等课中有过多次的实践练习,学生会用各种形状概括简单物象。前测中也证明大多数孩子能够具备这项能力。 学生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一年级27班36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还存在如下问题: 1.对蚂蚁身体的结构不清楚。有的同学画两部分,有的画了四部分,五部分。有一半的同学对蚂蚁有几条腿,长在什么位置存在疑问。有个别同学还忽略了触角的存在。 2.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出学生表现的蚂蚁动态单一,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有些学生把蚂蚁画的特别小。 3.有的同学添画了表情,说明有用拟人的方法表现的意向,但是表情单一。 3.学习目标确定: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蚂蚁的基本结构及生活习性,学会用拟人的手法画出蚂蚁的动态。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直观演示、创设情境、讨论交流、练习等方法,掌握蚂蚁的创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学习蚂蚁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小组创作中感悟团结合作的精神力量。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蚂蚁的基本结构及生活习性,学会用拟人的手法画出蚂蚁的动态。 教学难点:生动有趣的动态表现。 5.学习评价设计 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他具有更宽松、更自由的特点。在学习评价时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1)过程性评价: ◆对于问题的回答是否积极主动。 ◆是否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参与活动是否井然有序。 (2)作品评价: ◆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更多的自问与自我反思:我的优点和不足分别是什么?我掌握了什么?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会对自己原有知识进行重组,确立新的目标,出色的表现自己。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520065306705将“蚂蚁工坊”放置在教室供学生观察。 通过观察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使感兴趣的学生主动学习,了解更多的蚂蚁小知识。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一年级学生多关注生活,提前增长知识。 环节一:播放视频 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1 1.通过谈话引出并板书:小蚂蚁 2.播放自己录制的“蚂蚁工坊”视频。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视频,回顾这几天了解到的知识,引出课题。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自制视频,引发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