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53188

2021年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 专题三 打赢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学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13168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1年,道德,法治,时政,热点,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 专题三:打赢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热点时事: 材料一:脱贫攻坚奔小康,是党和政府的郑重承诺。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帮助7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从2012年现行标准下农村9899万贫困人口,减少到2019年的551万人。2020年5月17日最新统计表明,全国832个贫困县有780个全部完成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数字的背后,惊讶了世界,也温暖了国人。 材料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材料三、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以及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知识链接 1、勇担责任,奉献社会(八上第七课) 2、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八上第十课) 3、走向共同富裕(九上第一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4、实现中国梦,做自信的中国人(九上第八课)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命题透析: 1、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1)结合材料谈谈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得益于什么? 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③人民发扬实干精神 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⑤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⑥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等等。 (2)阅读材料思考:我国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和理念?(九上第一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3)这一思想的内涵是什么?(九上第一课) 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通过多年努力,让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率先实现脱贫致富。“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总书记会上引用的毛相林说给乡亲们的这句话,正是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1)阅读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