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190581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6.1.4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利用 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69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细菌,利用,中的,生物圈,真菌,6.1.4
  • cover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利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广泛,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比较密切。本节主要学习三方面内容: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学生已经知道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但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是如何促进物质循环进行的,还不清楚。为了使学生更能清楚地了解物质循环过程,明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起的重要作用,我把这部分确定为重点。绝大多数的学生从生活常识中会知道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但也有学生会认为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都是有害的,通过“以菌治虫”和共生的例子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渗透情感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知道了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担任分解者的角色,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也认识了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因此,学生对本节内容还是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寄生”和“共生”这些名词还是比较陌生,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状态。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归纳能力;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2、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法与学法 1、采用“情境引入———看图分析识别———明晰概念———概念运用—联系实际”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2、采用学生主动质疑,自主解疑,小组合作、环环相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说出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 导入: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学生“选梨”和“想一想” 提出问题: 1、梨为什么腐烂了? 2、森林里的落叶层会不会越积越厚呢? 3、这个故事说明_____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梨” “想一想”,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选梨”和“想一想”,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从思考回答问题中,认识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重要意义。 5分钟 观察 与 思考 Ⅰ 请学生观察腐烂的梨和长霉的面包、馒头。提问: 1、梨腐烂的原因是什么? 2、长霉的桔子和腐烂的梨,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了什么物质? 3、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1、观察腐烂的水果,小组讨论问题并派代表回答。 2、小组合作讨论面包发霉长毛的原因。 3、学生讲解自己拍摄的微视频:证明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观察 与 思考 Ⅱ 引导学生观察“细菌 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示意图”提问:①动植物的遗体被谁分解了?②它们分解后产生了什么物质?③这些物质又被谁吸收和利用了? ?观察 “细菌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示意图”,讨论解决老师的问题。找小组同学代表到黑板画出循环图解并且解释“细菌和真菌如何促进物质循环的” 通过观察课本图示及思考解决老师的提问,理解细菌和真菌是如何参与物质循环的,认识在生态系统中它的重要地位。 小 组 讨 论 ?提出问题:1、以上我们谈到的细菌和真菌是利用什么来生活的?2、它们所利用的有机物有何特点?3、这些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4、什么是腐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活动,获得知识。可以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