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松树》教学设计 (欣赏课) 【教学分析】 《小松树》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儿童歌曲。歌曲中将少年儿童比喻成小松树,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表现了少年儿童蓬勃向上、坚定勇敢的精神风貌。歌曲旋律明快,富于朝气,结构工整,句式整齐。是一首琅琅上口、具有行进节奏的歌曲,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尤为适合小学阶段演唱。后被改编为木琴独奏曲。 木琴独奏曲《小松树》由引子、主题和四次变奏组成。 引子部分是在自由的节奏中由木琴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小鸟的鸣叫和潺潺的流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清晨景象。之后,木琴运用独特的音色完整地演奏了主题。 主题之后,乐曲出现了四次变奏:长笛演奏、木琴加花变奏、弦乐演奏、木琴变速变奏和乐队全奏。整首乐曲流畅活泼,木琴与乐队合奏相得益彰。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 能够边唱歌曲边做声势练习。 3. 知道《小松树》是电影 《雷锋》的插曲。 4. 听辨木琴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乐曲带来的欢快活泼情绪,了解木琴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模唱其主题旋律,准确感知并辨别五次变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 1.听音乐做律动。 师:美丽的春天来临了,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让我们到户外去活动活动吧! 生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导入课题 1.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首乐曲,我们听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2.让我们听听《小松树》唱了什么内容?我们知道画面中的叔叔是谁吗? 三、新授课 1.节奏训练讲解第一条节奏 2.讲解第二条节奏分组节奏训练 3.老师来唱歌曲,请同学们认一认歌词的内容。 4.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歌词。 5.纠正读错的句子,再次朗读。 6.看视频《小松树》 声势节奏训练。 通过看视频《小松树》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知道《小松树》是电影《雷锋》的插曲。通过声势节奏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7.看书并听教师范唱、读词。 通过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让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8.手风琴演奏《小松树》,通过乐曲活跃课堂气氛。 师:我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旋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唱旋律。 师:我们把 歌词填入到旋律中唱歌曲。 9.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呢? 师:我们把刚才的声势节奏加入歌曲,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10.介绍木琴。 师:老师想考考谁的耳朵最灵,听听这首被改编的《小松树》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1.我们来听听引子部分,你能联想到什么? 12.欣赏乐曲的主题。 师:听听这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13.欣赏变奏部分。 师:木琴演奏先后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旋律与节奏有什么不同?请区分第二变奏的加花与第四变奏的变速在音乐表现上的不同。(教师播放乐曲,在出现木琴演奏部分并完成演奏时终止乐曲,进入辨析阶段。)它们和第一次出现的旋律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14.完整欣赏乐曲。 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分段聆听了由木琴演奏的《小松树》,下面,我们完整听一遍吧,听到的变奏,你可以用小手指表现出来。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小松树这首歌,也很好的了解了木琴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能接触到更多的乐器朋友。。 板书设计: 小松树 木琴独奏 健康活泼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