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18631

主题一交流与传承-东西文化中碰撞中的艺术嬗变 课件(43ppt)

日期:2025-02-20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3248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主题,碰撞,43ppt,课件,嬗变,艺术
  • cover
(课件网) 交流与传承 东 西 文 化 碰 撞 中 的 艺 术 嬗 变 主题1 主题1 一、中国美术在中西交流中新的拓展 赵德昌夫妇像? 中国画(轴)?纸本设色148.5cm×80cm 任伯年 1885年 中国美术馆 任伯年(1840-1896),名颐,初名润,字伯年,一字次远,号小楼,浙江山阴人。清末“海上画派”的重要画家,题材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无不擅长。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 在这幅画中,任伯年融精妙的肖像技法和简练的人物勾 勒于一体,重点突出人物神态:注意面部明暗体积关系的刻画,主要部位仍以线概括,只在五官结构转折处,稍加干笔皴擦或淡墨烘染,增加了画面厚重感,以典型 的“钉头鼠尾”描法展现其内外折转的衣纹,为了使整体画面统一,在人物衣纹线条下方辅之以淡墨皴染,使之笔法协调一致,并用干墨皴擦和湿墨罩染的方式表现 出皮毛之装。画面地毯的纹饰是云鹤图案,寓意“云鹤仙境”,意为长寿、祥瑞。 主题1 十骏图之一?中国画(轴)?绢本设色?40.7cm×40cm?郎世宁?清?台北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的绘画风格是以扎实的造型功底、严谨的解剖知识为基础的。焦点透视画是产生于欧洲的一个画种,它运用几何学、物理学、光学等,为的是在平面的画幅上更真实地表现出自然界立体状貌。这种与中国传统技法迥异的绘画方法也随欧洲传教士进入了清朝内廷,郎世宁对于这一绘画方法的传播起了极为主要的作用。 主题1 鸟类画谱(局部)?张为邦?清 松鹤延年(局部)?虚谷?清 分析:比较两幅作品,画面中的仙鹤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风格?结合时代背景,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主题1 齐白石像?摄影?郑景康?1957年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在北京医院逝世。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其书法堪比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笔力雄厚、朴拙劲正。 [1] 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主题1 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纸本水墨?129cm×34cm?齐白石?1951年?中国现代文学馆 记写雁荡山花?中国画?纸本设色?150.8 cm×395.6cm?潘天寿?1962年 中国美术馆 主题1 二、在“东学西渐”形势下传统绘画的发展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绿梅?中国画(四条屏)?纸本设色?148.5cm×160cm?吴昌硕?1916年?中国美术馆 吴昌硕先生的画面看似随意,却处处不离法度,在强悍之气和墨色韵味之间,墨色干湿浓淡各得其宜,在古厚奇拙中藴含秀润,于秀润中透出苍茫古趣。昊昌硕画的布局大起大落取对角斜势,用枝干衔接以增画面气势.注重画面错综回应,枝干交插.以顺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