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36535

人教八上物理学案(附答案)4.5 光的色散

日期:2024-06-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2299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物理学,答案,色散
  • cover
第5节 光的色散 【自主预习探新知】 【新知初探】 一、光的色散 1.定义: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被分解成_____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颜色依次是_____、橙、黄、_____、_____、靛、紫。 2.白光: 白光是_____光,是由各种色光_____而成的。 3.实质: 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_____。 二、色光的混合 1.光的三原色 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_____。 2.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成_____。 三、看不见的光 1.太阳的可见光谱: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_____排列起来,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2.红外线 (1)定义:我们把_____之外的辐射叫作红外线。 (2)应用: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_____,人们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_。红外线还可以用来_____,例如_____。 3.紫外线 (1)定义:在光谱的_____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2)应用: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_____和_____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故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灯来_____;紫外线能使_____发光,故可以用来_____。 【预习自测】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将分解为 (  ) A.七色光 B.复色光 C.三色光 D.白光 2.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合作探究破疑难】 【要点突破】 知识点1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演示: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还是单色光? (2)观察光带,颜色的排列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由此能否说明这些单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哪种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哪种最大? 2.夏季雨后天气放晴,天空常会出现彩虹美景。如图所示,太阳光是白色的,而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 【归纳总结】 光的色散是一种折射现象。太阳光照射在玻璃三棱镜上,由于光从空气进入三棱镜发生了折射,当折射光从三棱镜出来时再次发生折射,且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会出现光带。 【典例】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                想一想: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针对训练】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_____,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 知识点2   看不见的光  自学教材第86、87页,回答下列问题。 1.演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照射到白屏上,如图所示,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 2.将新版的一百元人民币依次让红外线、白炽灯、紫外线照射,观察有什么不同? 【归纳总结】 用光的折射规律能够解释的现象主要有水中折枝,水中的物体看上去变浅了,玻璃板下的字变高了,海市蜃楼,虹的成因等。分析光的折射现象时,可以通过作图的方式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但在分析时,一定要先搞清楚光的传播方向,再利用折射规律作图分析。 【典例】 每年麦收季节,我国农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如图所示,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气象局利用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