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4041

《咬文嚼字》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35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咬文嚼字,教案
  • cover
3.8 《咬文嚼字》[中国现代·朱光潜] 【学习目标】1.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的材料,品味妙语佳句。 【学习重点、难点】1.“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2.品味妙语佳句;3.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方法】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CAI课件(朗诵视频、PowerPoint课件) 【学习过程】 【预习导航及知识链接】 一、知人论世(补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二、课文涉及的语文知识:文艺随笔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行文思路】 1.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例子? 引导:事实胜于雄辩,举例是我们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也不例外。先找出例子,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注意有些例子并不是集中于一处。 【答案】(1)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2)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3)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4)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5)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2.找出每个例子证明的观点,同时说明证明的过程 引导:议论性文章中的例子,是为说明作者的观点而使用的,交流思考,看看作者使用例子都用来说明什么观点,注意举例作者议论性的句子。 例(1):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论证过程:先举例,再议例,再结论 议论结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P41 例(2):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论证过程:论点--举例--议例 议论结论: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P41 例(3):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论证过程:论点--举例--议例--论点 议论结论: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P41。或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推敲”P42。 例(4):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议论结论:要善用联想意义P42 例(5):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议论结论:惟陈言之务去。P43 3.把握了文章使用的主要材料和主要观点,那么文章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探讨“咬文嚼字”的呢?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 文章议论结构:①咬文嚼字是什么?(例一) ②为什么要咬文嚼字?(例二、例三) ③怎样咬文嚼字?(例四、例五) 议论结构特点:课文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议论文基本模式结构全篇的。 4.“咬文嚼字”就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含有重视文字表象而忽略内涵实质的意味。“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原文: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5.阅读理解填空:作者开掘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成分,充分肯定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咬文嚼字有助于把握思想感情;第二,咬文嚼字有助于理解字词的丰富内涵,促进推陈出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第一部分(第1~5段):作者选取了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