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4042

《说“木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287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说“木叶”,教案
  • cover
3.9 《说“木叶”》[中国现代·林庚] 【学习目标】 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学习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2.学习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方法】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CAI课件(朗诵视频、PowerPoint课件)、学案导学 【学习过程】 【预习导航及知识链接】 一、知人论世: 林庚,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原籍福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闽侯(今福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市)。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说“木叶”》选自《唐诗综论》。 林庚与吴组缃、李长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季羡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被称为“清华四剑客”;晚年的林庚先生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并称“北大中文四老”。林庚先生被称为“喧闹时代的隐退者”,在为先生九十华诞祝寿的时候,有人曾向先生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先生回答说:“有两条,一条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再一条就是多吃胡萝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林庚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这首先是指的淡泊名利,可以说是保有陶渊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风,承继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高洁品格。 二、课文涉及的语文知识: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行文思路】释题及文章结构: 1.“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2.“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3.文章基本结构及理解填空: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