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44477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 认识分数 单元整体备课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3384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
  • cover
第6单元 认识分数 本单元主要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本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 认识分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意义的认识,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法。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分数加减运算。 4.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会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 1.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分数大小的比较,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难点】 1.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素材,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圈一圈”“试一试”“练一练”等,不仅是为了激发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3.把学习分数加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分数加减计算,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 1 分一分(一) 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分一分(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定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引出分数。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得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用分数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认一认”等操作和描述活动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认、会读、会写分数,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本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