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94703

人教鄂教版科学二下 7、蚂蚁 教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81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教版,科学,二下,蚂蚁,教案
  • cover
7、蚂蚁 一、教学目标 能够简单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如头部有眼和触角,胸部长有6条退,腹部比较大等。 2.了解蚂蚁可以通过触角来感知环境。 3.能用画图和语言等方式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能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愿意倾听他人的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观察小动物》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发散思维:想想大自然里有哪些小动物,然后提出他们感兴翻的问题。接下来从户外最常见的小动物———蚂蚁人手,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外形和行为,思考蚂蚁是如何感知环境的,为后面建构课标要求的“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这一概念打下基础。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为“观察蚂蚁”,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是观察妈蚁的外形。在一年级上册《家养小动物》单元,学生已经观察和描述过小动物的形态结构,知道在观察小动物时要有序地观察。蚂蚁身体较小,肉眼不易观察,教师可以提供放大镜或者昆虫盒等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将所观察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第一个环节是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在蚂蚁周围摆放上不同的食物,观察蚂蚁吃哪些食物,还可以观察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的。这个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蚂蚁是通过触角来辨别食物的,从而了解蚂蚁可以通过触角来感知环境。 第三个环节是观察妈蚁对待一些物体的反应。在蚂蚁周围放上不同的物体,观察蚁的反应。同样,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也能观察到蚂蚁通过触角来辨别物体,从而选择避开或者接触。 第四个环节是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思考并讨论蚂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感知环境的。 本课的拓展与应用环节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蚂蚁更多的行为,并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蚂蚁模型。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事先考察校园,找寻蚂蚁出没较多的场地,为学生的户外观察活动做好准备。 2.放大镜或昆虫盒,每组1份。 3.3~4种食物,如饼干、糖果、蔬菜、肉类等,每组1份。 4.3~4种物体,如石头、肥皂、樟脑丸、海绵等,每组1份。 (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在户外观察蚂蚁时,要注意安全,不喧哗,不打闹,用心观察。 教学过程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引出观察蚂蚁的活动 根据课页提出问题: 看看课页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校园的哪些地方有蚂蚁?关于蚂蚁你们都知道什么?你们想去户外观察蚂蚁吗? 2.明确观察记录蚂蚁的方法谈话:我们准备到校园里观察蚂蚁。在到校园里观察之前,需要明确观察蚂蚁的哪些方面,怎样观察,怎样记录。 提问: 你们想观察蚂蚁的哪些方面? 我们可以在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上做哪些记录? 如果想看清楚蚂蚁,需要什么工具? 如果蚂蚁运动得太快,怎样可以暂时限制它们的运动? 小结:我们可以观察蚂蚁的外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一只蚂蚁,我们可以用昆虫盒或放大镜帮助我们看清楚蚂蚁。我们还可以为蚂蚁准备一点食物,看蚂蚁爱吃哪些食物。我们还要注意观察蚂蚁怎么观察周围的事物,相互之间怎样交流。 (二)科学实践活动———观察蚂蚁 1.准备到校园里观察蚂蚁发给学生昆虫盒或放大镜,让学生带好学生活动手册和铅笔,排队出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可以观察到妈蚁的地方,适时对学生的观察与记录进行指导。 2.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外形看一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如果看不清楚蚂蚁,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也可以将蚂蚁装进昆虫盒里观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3.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发给每组用于测试的食物,提示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蚂蚁窝周围放几种食物,观察蚂蚁吃哪些食物。 遇到大块的食物,它们会怎样做?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4.观察蚂蚁对不同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