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大陆之旅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美术学科岭南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属于一个超越传统教科书的创新课程,渗透了多元的“大美术”观念。教学重点是“旅游”情境下的艺术活动与审美教学。难点是如何发掘教材内容中蕴藏的丰富文化艺术底蕴。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观察非洲人的视频、图片,学习和了解有关审美对象内容和审美方法,学生凭借自身对非洲人的第一感受,认识其形态特征与自身的差异,激发学生对不同人种的相貌特征的兴趣并进行想象和创造,提高审美素养和对美的表现力。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非洲的了解,并在学生心中播下中非友谊的种子。 策略分析 作为高年级的最后阶段,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些创作表现方法,其抽象思维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较强。非洲木雕以夸张的造型手法,稚拙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诡的艺术形式蕴藏着美术带来的有趣和惊喜,贴合小学生好奇、乐于探究的心理特点。在教师创设的文化情境中,学生应该乐于参加学习、创作活动,能很好地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表现非洲人独特的魅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加深对非洲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非洲人特点,能用超轻粘土,大胆表现黑种人的相貌特征。 过程与方法:观察非洲人的图片,加深对非洲人相貌特征印象,并利用粘土尝试装饰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一个多元的艺术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创作一幅表现非洲人特点的泥塑作品。 教学难点:非洲人五官特点的表现。 教具:多媒体课件、范作、黑棕灰白色超轻粘土、白卡纸、纸盘、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走进非洲 1、激趣:同学们,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教室坐久了,习题做多了憋得慌,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走走,开拓眼界。老师会带你们去什么地方呢?这地方的人有什么特点? 2、欣赏非洲歌舞视频。 师:下面我们随着奔放的节奏一起去看看。 二、认识非洲人 1、师:同学们,我们要去的是哪里? 生:非洲 师:出示世界地图,非洲地跨赤道南北,气候炎热、干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大陆去看看。板书:非洲大陆之旅 2、师:来到非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热情好客的非洲人民,教师出示几张非洲人图片。 生:欣赏非洲人图片。 师:你们觉得非洲人跟你长得像吗?有什么不像? 教师出示思维导图初稿。 师:他们的皮肤、五官等有什么特点?给了你什么感受? 生:说一说视觉感受。 3、学生完成思维导图。 师:请同学们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根据你们的所知道的,把非洲人的特点在纸上记录下来。 生:小组共同完成非洲人特点的思维导图。 4、小小导游我来讲。 师:下面请哪位同学来当导游,带上你的思维导图,向我们游客讲讲非洲人的特点。 生:小组代表带上思维导图,向班上同学介绍非洲人特点。 5、师小结 由于非洲地处“热带大陆”,高温、少雨、干燥,所以非洲人一般肤色黝黑,大家常称之为黑种人,也有巧克力色、棕色等,黑人大多头发黑呈波浪或鬈曲,黑眼睛,多位双眼皮,鼻子宽扁,塌鼻梁,鼻突出度小、鼻孔横径较大,口宽度大,嘴唇丰厚,凸唇,胡子较少。 三、欣赏非洲人 教师导语:一直以来,表现非洲人特点的作品很多,艺术家们通过壁画、雕塑、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非洲人的魅力。 1、教师播放表现非洲人的艺术作品。问:非洲木雕和埃及壁画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生:班上交流对作品欣赏后的感受。 生1:独特 生2:好像变形了,鼻子好长 生:五官简单 …… 教师小结:非洲木雕不刻意追求形象的逼真,不重细部的刻画,而是用整体写意的手法,局部看,显得十分随意简单,如鼻子则概括成简略的几何形,整体看,却透露出一种活泼鲜跳的内在生命。据说毕加索的立体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