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04257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王维专题练word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35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专题,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古诗词
  • cover
王维专题练 献始兴公时拜右拾遗 王维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任智诚则短,守任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注]始兴公,即张九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开篇两句连用两个“宁”字,表明作者隐居生活的决心,抒发强烈的情感。 B.第三句中的“粱肉”比喻富贵的生活,“不用”一词表明作者的厌恶之情。 C.“匹夫”“贱子”是谦称,“大君子”则用来赞美张九龄,用语得体恰当。 D.“野树林”“涧水流”意境,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16.本诗前半部分表现作者厌恶官场之意,后半部分又表现欲获得赏识提拔之情。前后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15.B(使用的是借代,而非比喻) 16.不矛盾。(1)作者厌恶官场,表现其清高、守仁的节操。(2)所拜求之人具有一心为公、心系苍生的君子风格。(3)作者以此希望得到公平对待,以施展才华,而非屈从私心。(计分:每点2分)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 8.简要概括此诗典型人物的三个典型生活场景,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分) 8.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3分)三个生活场景是边关战士一生历程的缩影:少年渴望建功立业、青年在笛声中吞咽痛苦、老年沉沦边疆掌管少数民族事务。(2分) 9.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9. ①用对比手法(反衬)。开篇长安少年戍楼看星,写出其雄心满情,渴望效命边关、建功立业之豪情,格调昂扬;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写出人物之艰苦悲伤、忧愁满怀,与上文构成转折,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更鲜明抒发了对边地生活艰辛而朝廷赏罚不公的慨叹,言近旨远,发人深省。(手法名称,结合诗句解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各2分;分析对比,也可以是“麾下偏裨万户侯”与“驻马听之双泪流”的关西老将形成鲜明对比,副将封侯,身经百战的老将沉沦却依然沉沦边关,突出了对朝廷赏罚不公的感慨。) ②用了用典(类比)的手法。尾联用了苏武的典故,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多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了,如此尽忠报国,也不过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尾联看似安慰关西老将,实际上将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说明朝廷不公,功臣得不到封赏古来如此。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 【鉴赏】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题目一作《边情》。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何等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的笔锋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不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标吗?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又如何呢?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沉沦边塞!关西老将闻笛驻马而不禁泪流,这当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写得悲怆郁愤。关西老将为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