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323597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单元第3课 走向世界大战 课件(21张)

日期:2025-10-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1522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0-2021,21张,课件,世界大战,走向,3课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课 走向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这次战争直接涉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把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人口80%的17亿人饱受战争折磨。双方动员军事力量约1.1亿。按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死亡者达5500万,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直接军费开支达1.1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4万亿美元。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人教版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三课 走向世界大战 ———从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看大国责任 大国是国际关系的关键,大国影响在国际关系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大国决定着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变革,世界的和平与战争以及世界大战打不打得起来主要看大国。 —陈玉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在张伯伦演讲到1小时20分钟时,坐在前排的财政大臣打断了张伯伦的演讲,递给刚刚由助手送来的一份文件。张伯伦停下来,看了一下文件,然后笑了。 “我还有几句话要告诉下院。我现在得到希特勒先生的通知,他请我明天早晨到慕尼黑去同他会面。他也邀请墨索里尼先生和达拉第先生。” 9月28日下午英国下院会议 在那一瞬间———在英国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英国国会失去了控制。议员们跳将起来,喊叫着,拍着手,大厅里响彻了欢笑声。多少年来,在那庄严的大厅里,还从未像当时那样爆发出如此欢乐的情绪。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莱 茵 河 柏林 德    国 奥 地 利 德 国 莱 区 茵 苏 台 德 区 克 捷 克 斯 洛 伐 维也纳 布拉格 慕尼黑 意 大 利 为了说明一旦捷克斯洛伐克被希特勒吞并会对欧洲力量对比产生什么影响,丘吉尔欲擒故纵,先说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很小,陆军也不大,“只比英国的大两三倍”,捷克斯洛伐克的军火工业也不大,只比意大利的“多两三倍”,听众这时才大吃一惊,认识到捷克斯洛伐克在未来战争天平上的重要分量。 ———摘自丘吉尔 《二战回忆录》 不过,事实仍然是,慕尼黑的妥协受到了英、法两国民众的欢迎。张伯伦和达拉第被热情的群众欢呼为和平的使者。当张伯伦宣布"我认为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时,人们向他热烈喝采。 绥靖(suí jìng),绥,本义是借以登车的绳索,引申为安定、安抚。靖,安定之意。 20世纪30年代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政策。 慕尼黑会议代表 探究一 为什么说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海尔·塞拉西皇帝提出,把瓦尔瓦尔是在意大利领土上还是在埃塞俄比亚领土上这一问题交给仲裁委员会解决。……1935年9月11日,英国外交大臣塞缨尔·霍尔爵士在国联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在演讲中他保证,英国将支持反侵略的行动:"依照国联明确规定的义务,为了共同维护整个《盟约》,尤其是为了共同坚定地抵抗所有无端的侵略,国联将站在反侵略的一边,我国也将站在反侵略的一边。……" ———《全球通史》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我是在捍卫所有正在受到侵略威胁的弱小民族的事业。曾经对我做出的诺言变成什么了?我将给人民什么样的答复?上帝和历史将会记住你们的判断!今天是我们,明天就可能轮到你们”!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于1936年6月30日国联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 如果没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我们西方的利益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保障,而如果没有苏联,也就不可能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 ———丘吉尔 荒唐的伴侣 我得承认我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