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91927

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十套卷】备战2021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3896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黄金,中考,解析,模拟试卷,物理,2021
  • cover
【赢在中考·黄金十套卷】备战2021中考物理模拟试卷07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吸收了声波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答案】B 【解析】A.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B符合题意;C.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了“光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B. 2.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A. 纸锅中的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 B. 纸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C. 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火焰的热没有被纸锅吸收 D. 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纸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答案】A 【解析】“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 3.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A 【解析】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是当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 4.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 凝华 B. 凝固 C. 汽化 D. 液化 【答案】A 【解析】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选A.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 B. 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 C. 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 【答案】A 【解析】A.发生热传递是因为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少的物体的温度可能比内能多的物体的温度高,所以内能少的物体可以把热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故A正确;B.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不为零,故B错误;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表示,故C错误;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 6.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 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 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答案】A 【解析】根据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故A正确.故选A. 7.春节期间热映的《流浪地球》被誉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部电影讲述了多年以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无法再给地球提供能量,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点燃木星周围的可燃气体,逃离太阳系的故事.其中“点燃木星”将地球推开相当于内燃机的(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答案】C 【解析】影片“流浪地球”中,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点燃木星周围的可燃气体,将地球推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选C. 8.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等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中,它们都是利用电动机来工作的,电动机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主要是(  ) A. 电能转化成热能 B.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C.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D. 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