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12334

2022年新高考全国通用历史人教版一轮知识点复习:课题34 苏联模式的彷徨与歧路——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复习课件(49张)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1537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联,复习,2022年,课件,改革,经济
  • cover
课题34 苏联模式的彷徨与歧路———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直通高考微讲座 高考非选择题 必备知识 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_____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措施 (1)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_____;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_____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农业集体化 收购制 管理权 斯大林模式 [漫画说史] 种植玉米运动 信息提取: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盲目开展种植玉米运动,体现了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知识点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重点:工业方面。 3.措施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_____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注重发展苏联的_____,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4.影响: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_____。 经济 重工业 停滞时期 [知识延伸]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实际上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来管理经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其执政时期都达到鼎盛。 知识点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措施 (1)改革的重点,是用_____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_____的企业。 (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影响 (1)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继续优先发展_____,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2)把改革的重点转向_____,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经济管理 国外合资 重工业 政治领域 [漫画说史] “掰菜叶”的戈尔巴乔夫 信息提取:戈尔巴乔夫改革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构图解史]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 信息提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只有不断地创新和调整,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关注新教材新观点 1.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2.如何看待苏联的解体 (1)苏联解体是各种矛盾和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内因:从历史上看,这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结果;从现实来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推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