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竖弯钩 授课教师 课时 一课时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3—4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掌握毛笔的执笔要领和正确的书写姿势,了解笔、墨、纸、砚等常用书写用具的常识,学会正确使用与护理。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学会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开始接触楷书经典碑帖,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在基础教育中既强调规范,又尊重个性,通过对传统碑帖的欣赏以及实际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书写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遵循“软笔适古,硬笔适今”的原则,以“一课一字,一字一得”为基本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理论依据: 中国书法从商代的甲骨文开始,能够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归其原因在于其具有实用性、欣赏性以及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功能。而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书法的实用性面临挑战,为了扭转这一趋势,近几年来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在小 学开始开设书法课,旨在通过临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感受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本课,借助数字多媒体,通过对例字的观察,心摹手追,“先重结构,后重用笔”,以此来提高学生书法的表现能力。 教 学 目 标 任务 目标 基本目标 掌握竖弯钩的写法 高级目标 每个同学能够写一个标准的有竖弯钩组成的字 三维 目标 技术目标 能够掌握竖弯钩起行收笔的基本过程,写出笔画比较规范,结构布白合理的带有竖弯钩的字 艺术目标 感受书法的形式美 文化目标 初步感受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观察竖弯钩的形态方法和分析竖弯钩写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弯钩的转笔处的写法 教学准备 书写用具,《九成宫醴泉铭》中竖弯钩及“也”字等字的课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 学生活动 导入 出示浮鹅图片。同学们,你们学过与鹅相关的诗吗?听完同学们背的《咏鹅》,老师觉得鹅长的真漂亮,老师真是太喜欢我们人类的朋友美丽的白天鹅了。想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浮鹅的外形像楷书里的哪个基本笔画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竖弯钩的写法。(板书 竖弯钩) 背诵《咏鹅》 生:像“竖弯钩”,如回答不出教师提示“像不像竖弯钩呢?” 新知 传授 与 讲解 示范 小组讨论,观察竖弯钩的特征 请同学们应用以前所学知识观察竖弯钩的书写特征,(主要从笔画粗细,行笔方向以及用笔特点来分析)并小组讨论交流。 这名同学回答的特别全面,大家要向他学习。那么我们大家能不能根据这名同学的回答一起来总结一下竖弯钩的写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 竖:逆锋入纸 顿笔调锋向下行笔 弯钩:转笔右行 铺锋 右上出钩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竖弯钩的笔法,那么大家想不想欣赏竖弯钩的写法?边播放视频边解答书写过程中的各部分用笔。同学们欣赏了竖弯钩的写法,大家现在想不想尝试一下?在书写之前我们要先检查自己的坐姿(头正 身直 肩平 足安)及执笔姿势(指实 掌虚 腕平 管直)是否正确,检查完毕后开始尝试书写。学生书写时要注意把学生写的优秀的笔画圈红。 展示学生作品 同学们你们欣赏一下这名同学书写的作品,看他在哪些地方写比较好,大家可以对照我们板书上的这几个方面来评价。 这名同学回答的清晰流畅,真棒,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现在老师通过示范来向大家讲解如何解决在书写时遇到的难题(如竖画过长,转折处过方··)。看过老师的示范,大家想不想写一个更漂亮的竖弯钩呢? 学生书写 我来探究 老师通过观察同学们的书写情况,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竖弯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