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45723

2021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主题作文审题指导、下水范文两篇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5次 大小:249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作文,2021,高考,语文,全国,甲卷
  • cover
2021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主题作文审题指导、下水范文两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关系型材料作文。具有宏大的主题背景,体现了“立德树人” 的高考设题指向,也体现了对学生“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的关注与考查。 一、审材料。材料可分为三层。首句即开门见山,点明了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点明了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接下来具体举例,从文艺作品的陶冶、典范人物如革命烈士、时代榜样的激励作用等来体现党的文化对我们影响之深。最后,点明青年处于大有可为的时代,结尾的省略号意味无穷,暗示着大有可为的时代等待青年大有作为,书写青春与时代的荣光。整则材料体现着建党百年的宏大主题背景,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体现这一时代底色。 二、审任务。任务情境很简单,首先,一定要结合材料,最好适当提及材料。其次,应注意这是一则“关系型”作文,主题为“可为与有为”,应抓住“可为”“有为”两个关键词,“可为”是时代背景,是成长土壤,“有为”是是积极作为,是青年态度。片面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都是不可取的。 下水范文1 ?风正一帆悬,何不逐浪行 ??丁智会 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与阳光,会破土而出,葳蕤成长;骏马遇到广袤无垠的草原,会驰骋奔跃,不辨西东;青年遇到了大有可为的时代,又会卷起怎样的风云?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在看似不可为的黑暗时代,我看到有君子斫黑暗而前行,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列强瓜分豆剖,军阀割据混战,“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群有志青年登上南湖的红船,掀开了大有可有的新篇章。他们不忘初心,不畏雨横风狂,纵然“逐浪排空”,不迷失前行的路;纵然“怒涛卷霜雪”,不放弃手中的桨。终于,走过漫漫征程,他们为中华迎来了曙光。在东方既白之时,他们整理行装,继续奔向远方。如果黑暗中没有炬火,那我就是唯一的光亮。看似不可为,其实大有可为。在风雨如晦的时代,那些觉醒的君子以呐喊之声唤醒沉睡之人,共同燃起时代的光。“有为”不是静等时光曼妙,岁月清明,“有为”是哪怕面对令人焦灼的黑暗,处于看似“无可为”之时、之地,也要寻找生之罅隙,劈出一道光,用指尖去触摸生之温暖,活之光亮。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在大有可为的崭新时代,我看到无数君子身披霞光,灿然而行。 万物互联,机遇丛生。任正非四十三岁才出发,白手起家,开启“华为”之门。数十年奋斗,终于筑就“华为”之巍巍昆仑。而君可知,荣耀的背后是对“中华可为”的坚定信念和对”“中华当有为”的坚毅恒心?乡村振兴,生机无穷。“海归”青年肖磊和曹东川,坚信农村大有可为,他们以创新理念使新昌生田村岩这座 “空心村”重新焕发了生机。而君可知,成功背后是对乡村土地的热爱和对传统和现代的创意粘合?文化繁荣,百花齐放。自媒体发展时代,大河南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