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水果 教学目标: 1、多角度观察一种水果,学习通过看、摸、闻、尝等方法观察描写水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味道等特点。 2、继续学习分段表述。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分段表述。 教学难点: 多角度观察一种水果,学习通过看、摸、闻、尝等方法观察描写水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味道等特点。 教学准备: PPT,桔子,学生自带的水果,作文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能与你们一起学习写作,这节作文课的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 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盒子上盖着布),盒子里装着非常好吃的水果,想知道是什么水果吗? 师:老师现在不让你们看,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请几个同学摸一摸,然后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还要说出理由。谁最先猜对老师就把这个水果送给他。 让几名学生摸。指名猜并说出理由。 预设: 学生1:我猜盒子里装的是苹果,因为我摸着是圆的,和苹果一样大小。 学生2:我猜盒子里装的是桔子,桔子也是圆的,而且摸着皮很粗糙,没有苹果皮那么光滑。 学生3:…… 师:答案有好多,看来光摸还不行,老师让你们闻一闻再猜。 举着盒子让学生闻。指名猜并说出理由。(预设:如果闻了以后还是猜不出来就给学生提示颜色、味道等特点。) 学生1:我闻着有一股桔子的味道,应该是桔子。 学生2:我也闻到了桔子的味道,是桔子。 学生3:…… 师:这次你们猜对了,不错,真的是桔子。 把桔子奖给这个学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然后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一次活动,指导观察。 1、指导观察方法。 师:刚才这位同学根据水果的形状、手感和气味猜出了盒子里装的是桔子。形状、手感和气味都是桔子的……生:特点。(板书:特点)桔子还有哪些特点的?(板书:形状、颜色、气味、味道 ……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特点呢?(预设:生:看 闻 尝或观察。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醒他刚才的游戏)(一一对应板书:看【除了看能知道桔子的形状,还有什么方法也能知道桔子的形状?生:摸】 摸 闻 尝 )师:对,看、摸、闻、尝就是观察方法。(板书:方法) 2、出示桔子,指导说话。 A、观察形状。指名说。想象一下它像什么? B、观察颜色。指名说。这黄颜色的桔皮像是桔子的什么? C、观察气味。指名说。 掰开桔子观察: A、轻轻剥开桔子的外衣,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它又像什么呢?(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B、指名品尝。师:看着这么诱人的桔子,想不想尝呀?指名尝并说出桔子的味道。 C、把桔子的形状、颜色、气味、味道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PPT出示填空。 同桌练说。指名说。 3、指导观察顺序。回忆一下刚才同学们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桔子的呢?指名说。指导说出由外到内。(板书:由外到内) 4、范文引路,学习方法。 ①出示范文。 ②生自由读文,思考:作者抓住了桔子的哪些特点来写?用了哪些观察方法? ③汇报交流。 ④指导分段表述。 投影出示两篇短文,师:这两篇短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变化。 学生自主感知和发现分段写对话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板书:分段) 师:作者是怎样分的呢?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来分段。 ⑤再读例文,说一说哪些地方写得生动?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把句子写得如此生动?(板书:想象) ⑥小结:我们要把桔子介绍给别人就要抓住它的特点,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分段表述。观察时,要运用眼、鼻、嘴、手等“小助手”来帮忙,还可以发挥想象,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一次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通过看、摸、闻、尝来了解桔子的特点。借助范文学习写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为写作做好铺垫。 三、二次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