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经据典道谜团: 1、义山《锦瑟》诗云……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解其意,后以问东坡。(明·黄朝英《缃素杂记》) 2、一篇《锦瑟》解人难。(清·王士祯 《渔洋集》) 3、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梁启超) 初识庐山真面目: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意朦胧 通向美的大门紧闭 别急 我们有几把钥匙…… 钥匙解开千古谜: 钥匙一:知人论世 早年丧父,生活艰难。 才华早露,受人赏识。 浪漫爱情,终成烟云。 科场失意,连连落榜。 在党争夹缝中生存,屡受排挤,官小职微。 爱妻早亡,晚境孤苦。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注意:可参考,不可硬套! 我们还得具体看看诗歌内容。 在死前不久写的诗,常会写什么? 尾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感情难道是等到追忆时才有?仅在当时就已经产生,让我不胜怅惘。 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人的追忆是由什么引起的? 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美好的锦瑟啊,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偏偏是五十根弦呢?你的一音一节都使我回忆起我的人生。 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在赏析尾联和首联的过程中,大家在赏析诗歌上有什么新收获吗? 钥匙二、抓关键词,由易到难。 钥匙三、品味典故、领悟情感。 用典是指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其作用简言之,就是借他人之事,抒己之怀。 典故一: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典故二: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啼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典故三:沧海月明珠有泪(南海鲛人)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 典故四:蓝田日暖玉生烟(玉暖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在,近观却无。 品典故一: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 典故: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参考解读: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如梦似幻,令人迷惘。 品典故二: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啼鹃) 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参考解读: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凄迷哀怨,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故三: 沧海月明珠有泪(南海鲛人) 典故: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 参考解读: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伤感的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洁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故四: 蓝田日暖玉生烟(玉暖生烟) 典故: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在,近观却无。 参考解读: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如美梦、理想)无法亲近的怅恨,飘渺朦胧,可望而不可即。 小结: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落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