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84934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素材 3《现代诗二首》 知识点梳理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3次 大小:167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素材,现代诗二首
  • cover
3   现代诗二首 一、会认字 归巢(cháo)      芦苇(wěi) 剪秋罗(luó) 睡眠(mián) 霸占(bà zhàn) 二、重点词语理解 归巢:回到自己的窝。 霸占:倚仗权势占为己有。 偷渡: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文中指太阳下山。 三、词语积累 词语搭配:归巢的鸟儿 头白的芦苇 四、重点句子品析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这一节描写了黄昏的景色。“鸟倦”实则是人倦,一个“倦”字,将诗人的感情移入。一个“驮”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归巢的鸟儿在斜阳下疲倦飞翔的样子。 2.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这一节展现了花牛的天真可爱,它像无知、无畏的孩童般具有破坏力———压扁了剪秋罗。 五、疑难探究 1.《秋晚的江上》出现了哪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景物:归巢的鸟儿、斜阳、江、芦苇。 画面:归巢的鸟儿飞累了,夕阳西下之时,它仍然慢慢拍打着翅膀回家。夕阳的余晖照在江面上,红艳艳的晚霞把摇曳的白色芦苇染成了红色,像一个个涂了胭脂的姑娘。 2.《花牛歌》出现了哪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景物: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天空、太阳、西山。 画面:花牛的自由自在,草地的绿,剪秋罗的红,白云的白,太阳的黄,西山的青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草地风光图。 六、课文结构 《秋晚的江上》 第1节:写夕阳西下,倦鸟归巢。 第2节:写在夕阳的照射下,江面以及芦苇都被染成红色。 《花牛歌》 第1节:写花牛压扁了草地上的剪秋罗。 第2节:写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第3节:写花牛甩着尾巴在草地上走。 第4节:写花牛在草地里进入梦乡。 七、课文回顾 《秋晚的江上》一诗通过夸张、独特的想象和修辞的妙用,让倦鸟、斜阳、芦苇构成一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一诗运用回环反复的结构形式,勾画出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睡觉、行走、做梦、俏皮、自由悠闲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