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21574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恐龙时代 沪教版

日期:2025-09-2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44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课,恐龙
  • cover
13. 恐龙时代 【 教 材 】上教版 【单元主题】动物天地 【教学类别】泥工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卷网-出版的小学美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动物天地》中的第一课。本课隶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核心素养”的概念让我认识到,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群能欣赏美,会运用美术表现形式再现生活中的美,进行实践创造的新一代。本课创作将以写实与创意结合的形式,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塑造造型、动态各异的恐龙。学生将基于本单元第一课《泥卷动物》的积累,通过本课学习活动巩固用超轻黏土塑造动物的基本过程以及捏、压、拼、刻等具体制作技法,激发学生探究立体造型的艺术情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两年多的美术学习中已基本掌握了运用团、搓、压、印、接等初级泥工技能制作一些简单造型。“恐龙”强壮而神秘,是学生经常关注的生物,他们在生活中就接触过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动画片,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表现恐龙的相关艺术作品,感受以恐龙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的乐趣。并通过本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整合、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提升泥工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以泥工制作恐龙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会在原有泥工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捏、拧、刻、切、戳等进阶型泥工技巧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恐龙; 过程与方法:在感知与认同、探究与建构、理解与创作、定位与评价、跨界与拓展的过程中开展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表单推进、师生互动等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恐龙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独特美感,体验以恐龙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的乐趣。浅尝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跨界学习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2-3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恐龙泥塑以及任务表单。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已有、新知泥工技巧表现出恐龙细节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1、个人———超轻黏土、泥工工具、评价卡 2、小组———活动表单、积点贴纸 教师:1、实物———板书条幅、超轻黏土、泥工工具、演示工具、展评工具 2、虚拟———PPT课件、背景音乐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师生交流小组代号、分工等信息,提升合作意识和学习动机) 一、感知与认同: 图片音效欣赏、师生对话,感知恐龙形象以及雕塑作品带来的视觉感受。 认同以恐龙为主题的雕塑创作材料丰富、充满创意、妙趣横生。 感知恐龙形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体型庞大、造型奇特、细节迷人、色彩鲜艳) (二) 出示课题———《恐龙“小”时代》 1、结合拆字小游戏,从另一个角度看“恐”,打破常规、激发创意 2、认同本课学习将合作制作小型泥塑恐龙。 二、探究与建构: (一) 基于任务表单,师生共同探究基本造型 1、出示恐龙蛋图片,组织学生制作基础部分(双色椭圆泥球) 色彩鲜艳、搭配和谐,小恐龙流行风; 2、观看微视频演示,初步学习如何将相同的椭圆泥球捏制成不同的恐龙造型 3、结合任务表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建构作品主体部分: 探究基本制作流程—交流总结:保持中间、加工两端、先头后尾、连搓带捏 探究恐龙特征表现———不同长度的头部尾部 探究恐龙结构平衡———师生交流:腿部加粗、尾部支撑、内部连接 4、根据探究结果展开交流和过程评价、填写任务单。 (二)继续以任务表单为导向,探究细节制作的相应技能 1.猜一猜游戏:根据编号选择一幅图片,用“先…再…”说说制作这种细节的技巧。老师或同伴听后来猜一猜对应制作几号细节。 手作———捏、搓、压、拧、卷、接、粘…… 工具———切、戳、挖、印、刻…… 参与学生的互相学习、交流、质疑、建议,优化完善细节制作的方案 三、理解与创作: (一) 整理制作思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