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33122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案(课前预习+易错易混+基础闯关+拓展提高)

日期:2024-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3143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提高,拓展,闯关,基础,易混,易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课前预习 1.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2.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 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 ,叶挺任军长。 3.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 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4.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5.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 作为战时的陪都。日本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人以上。 二、易错易混 1.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2.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 三、基础闯关 1.《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如图反映的“时刻让中国警醒”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2018春?宝安区校级月考)中国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基础的是(  ) A.国共合作 B.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C.国民政府的领导 D.以中共为核心的工农团结 3.抗战初期,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使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归于失败的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4.列举史实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和祸华的铁证(至少举3例) 四、拓展提高 1.2010年7月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留》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站起来”的含义是(  ) 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 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 D.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2.(2018?商水县三模)“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分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 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 3.(2018?河南二模)“1937年7月17日上午,一身戎装的蒋介石面对100多名各党派代表,各界名流正式发表《抗战宣言》,郑重宣布“……我们已快要面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极人世悲惨之境地,我们不能不应战!”文中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蒋介石1937年庐山谈话 材料三 危机一发,万不能坐以待毙。 ———1937年7月24日北平24位教授通电 请完成: (1)材料一为何时何组织的通电引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通电表明了什么态度? (2)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状?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日态度基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