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38006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11.1杠杆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59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1.1,杠杆,教案
  • cover
杠杆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4、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兴趣。 重点 1、 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 3、杠杆的分类 难点 1、 正确画出力臂和利用杠杆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具 开瓶器,剪刀,天平,镊子,起钉锤,杠杆,铁架台,钩码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杠杆 活动1:分别用羊角锤起钉子、用剪刀剪纸、用起子起瓶盖、用直尺撬文具盒……。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讨论: 1.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特征 2.总结得出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教师引导分析:杠杆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某个组合机械的一部分,杠杆的外形多种多样,可直可弯、可粗可细。 汽水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让部分同学举例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 3.明确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概念,结合图9-2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力臂的画法是一个难点,应采取图示说明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活动2:教师展示简单杠杆的平衡实验现象 回忆你玩过的跷跷板的游戏,结合观察下图思考: 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认为 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杠杆(跷跷板)在水平位置静止由哪些因素决定 3.猜想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制定验证猜想与假设的计划。 4.设计实验(应注意:实验如采用课本实验装置,杠杆自重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但若用上面图示实验,杠杆自重将影响实验结果,故应尽可能选择质量较轻的代用器材。) 5.按照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 实验中强调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通过实验得不出平衡条件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分析实验过程,找出错误所在或误差过大的原因。 (1).在木尺的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同的钩码,或用弹簧测力计测的拉力表示F1、F2,用L1、L2表示动力臂阻力臂。 (2).改变钩码个数并调节悬挂点到O点的距离,使木尺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将各次实验数据填写入下表。 实验 次数 左边 右边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3 6.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探究的结果。看看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三.杠杆的分类 请同学们对图9-1和图9-4中的杠杆进行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方法。 让学生对杠杆进行分类,没有固定的分类原则,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从使用、特点、效果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无论学生怎么分类,都及时给予肯定。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有的杠杆可以省力,有的杠杆可以方便工作。(让学生知道“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研究问题的需要) 四、开放作业 形成能力 观察家中常用的剪刀、剪纸用的剪刀、医生用的剪刀、裁缝用的剪刀、花匠剪枝用的剪刀,进行分类。 五、小结本节 形成知识网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