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课 动态图像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视频与动画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模拟视频与数字视频的含义; 掌握数字视频压缩的原理; 了解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 了解动画的分类。 2、技能及思想教育方面: 学完本课,学生要知道什么是视频,什么是动画;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有什么区别;初步了解数字视频压缩的原理,知道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处理。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数字视频压缩的原理及简单的视频、动画的编辑处理。 教学难点:各种视频文件格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视频、动画的编辑处理软件的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类比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用具:计算机网络电子教室、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复习提问:什么是音频?音频分为哪两种?模拟音频如何进行数字化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音频等问题。 学生会说出“ 音频分为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两种;音频的数字化是指通过采样的量化把模拟音频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这样就能通过类比教学法快速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关于视频分类及模拟视频数字化有关的知识。 二、新授 动态图像的概念(了解) 动态图像是连续渐变的静态图像或图形序列按时间顺序依次更替显示,从而构成运动视觉的媒体。当序列中每帧图像是由人工绘制或借助计算机等设备绘制成的图像时,称为动画;当序列中每帧图像是通过实时摄取自然景象或活动对象时, 称为视频。 模拟视频与数字视频(了解) 视频是指由摄像机等设备获取的活动画面。它能显示真实生动的场景。这些画面以一定的速率连续播放,利用眼睛的“视觉暂留”特性,使观看者看到连续的运动画面。 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电影、电视、录像中看到的视频影像。数字视频:在计算机中看到的视频影像。 模拟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模拟视频信号是经过 计算机视频卡 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在多媒体作品中使用的视频是指数字视频,它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常用的视频文件格式有 AVI、MPEG、WMV 等。 数字化处理后的视频优点: 可以不失真地进行无限次复制; 可以使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非线性编辑,大大提高编辑效率的同时还能很容易实现各种特技效果; 可以很方便地把视频融入计算机软件,以实现交互控制。数字视频压缩(掌握) 为了看到更清晰的动态图像,我们总是希望多媒体中的动态图像或画面要尽可能大,颜色要尽可能多。但是画面大、颜色多,数据量九必然大。数据量大对多媒体计算机的档次要求就高,否则播放效果就差。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 数字视频经过压缩还能保持视频画面和声音的质量,在压缩过程中只保留有变化的数据,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数字视频压缩最常用的是 MPEG 压缩标准。 “信息岛”中的视频文件格式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视频文件格式。其中 mpg ( mpeg )的用途最广,除了计算机,还能在 VCD 、 DVD 影碟机中直接播放。教师介绍播放不同格式视频文件的工具,如 Windows Media Player , Real Player ,超级解霸等。学生通过学习,要了解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分别有什么区别,都应用在什么情况下等。 视频的编辑处理(掌握)———以“绘声绘影 9.0 ” 视频编辑软件为例进行讲解 视频采集的方法与音频相似,除了搜集、获取现成的视频素材之外,主要就是拍摄获取。摄像机拍摄的视频是模拟信号的,可以用带有视频卡的设备转化为数字信号,数码摄像机和数码摄像头等拍摄的视频是数字信号。 视频编辑处理主要是镜头的组接、画面与声音的合成等。学生可以根据素材和自己的创意对视频进行针对性编辑。 1、视频素材合成 ——— 教师演示 启动绘声绘影 9.0 软件,选择“新建项目”,在弹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