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38084

泰山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4.1《编辑数据》教案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2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泰山,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编辑数据,教案
  • cover
4.1 编辑数据 一.教学目标 学会数据的整理、分类以及数据的表格化。 使用 EXCEL 电子表格输入和编辑数据。 能够对表格进行适当的美化。二.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通过对熟悉的 WORD 软件,自然过渡到 EXCEL 软件,并且总结一些在表格输入和编辑中的技巧和方法。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使用电子表格来组织数据。 教学难点:对各概念的熟悉和一些输入技巧的掌握。四.课前准备 学生机上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学习资料,其中包括用于比赛使用的 WORD 表格和参考用的 EXCEL 表格。学生要在课前将此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供自己使用。 五.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 显示一“值班人员安排表”,找出这份表格中的规律性。学生回答。 打开“比赛.doc”文件,凭借刚才所找的规律进行表格的填充; 比赛:用你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看谁输入的最快最好。 学生操作,并让最快的学生回答他的方法,———有学生用“复制”的方法,因为有规律可循,所以复制后只需要做小小的改动就可以了。 老师启动 excel 软件,将“比赛.doc”的相关数据复制进来之后,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将几项有规律的表格迅速填充好。 提出,老师使用的是一种专门的表格处理软件———EXCEL,和熟悉的 WORD 软件同属 OFFICE 大家族。 设计意图:用比赛找规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略施小计”使学生见识本节的新事物的神奇且充满兴趣;引导学生去感受在电子表格软件中输入和编辑数据与在文字处理软件中输入和编辑数据的异同点,将以前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所掌握的一些通用的编辑技巧(如复制、粘贴等)运用到电子表格中来,也能够使其更容易理解新软件的界面等方面。 新授(10 分钟) 既然系出同门,让学生按照启动 WORD 的方法,启动 EXCEL。并观察: 总有一个小格的周围是黑色粗线的。———活动单元格。并解释活动单元格是用来输入或编辑的目标单元格。 选择第三行第三列的表格,解释命名 c3。并观察整个界面哪里还有 c3? 学生找到并回———名称框。 在 c3 上敲回车,看变化———下移 并尝试键盘的↑↓←→键看活动单元格的变化。 输入数据:选中 D5,输入自己的。 学生发言自己所使用的方法:找到 D5,直接输入,回车;或者双击,输入,回车; 教师提示:看看你的名字除了在单元格中显示,还有哪里也有你的名字? 引出———编辑栏 尝试在编辑栏中输入后,点击√,也能完成输入 工作簿和工作表之间的关系 用手上的上机记录簿为例,整个记录簿相当于一个 EXCEL 工作簿文件,而其中每一页的表格相当于一个工作表。 找到 sheet2。 将“比赛.doc”中的文字复制到 sheet2 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熟悉相关概念,并发现和回答,能够加深印象。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得到有力体现。并且将 EXCEL 中的特有的知识点穿插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和学习,讲、练、观察相结合。 提高(8 分钟) 学生在完成复制的操作后会发现一些问题:日期变成了“######”,为什么? 解释出现#的原因———单元格太小无法容纳多的字段,师演示改变行、列宽的方法。 学生练习,将标题的行高变大。 引出本节学生最大的兴趣点,能使输入既快又方便的“填充柄”。演示方法,并指出,自动填充的数据必须是有规律的、批量的数据。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操作后自己发现问题,并适时加以讲解,并且让学生使用自动填充技巧完成对表格的制作。 尝试(6 分钟) 在 sheet3 中尝试有规律的数据填充,让学生自己发挥,找到能有规律的一些批量数据。 学生发言:一月、二月、……十二月;1 岁、2 岁、……100 岁;等 教师提问:如何能输入一个 100 以的偶数序列? 学生自主实践,并找出规律:需要输入前 2 个数 2、4,之后的才有规律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