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7542

名师导学——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选教)

日期:2025-11-1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452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名师,导学,地形,表示,形的,地图
  • cover
4.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选教) 点击要点 1.常见的地形。 地形类型 特征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 丘陵 相对高度不超过 ,地势 ,坡度 海拔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内部 ,范围大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 。 (2)等高线密集处表示 。 (3)等高线稀疏处表示 。 (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 。 (5)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增高,表示 ;其中内部很小的封闭曲线表示山顶。 (6)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 (即等高线突出的部位相对称的地方)。 (7)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 (山谷水向中部集中)。 (8)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 (山脊水向两侧分流)。 (9)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降低,表示 。 3.地形的变化。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趣的热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①地壳运动:褶皱、隆起形成高山或 ;断层、凹陷形成盆地或 。 ②火山、地震:是地球 释放,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 ,它能使地表趋于 ,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 表现形式: 、 、波浪、 。 (3)地形是 作用和 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 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 课堂讲练 例1 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下列关于该地形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内力因素为主 B.是外力因素为主 C.是内、外力因素各一半 D.无法判断 巩固训练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 B.内力作用能使地表趋于平坦 C.外力总是在地形形成后起作用 D.任何地形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2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同一等高线图上,所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都相等 B.一般来说,等高线不能相交 C.陡崖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合之处 D.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条等高线都必须标明高度数据 巩固训练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黄村位于杨庄的 方向。 (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从 向 。 (4)小清河画有两条支流,其中支流 河画错了,原因是 。 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 1.五大地形类型中海拔低相对高度小的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有关高原和盆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高,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小 B.高原和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不大,盆地外围与内部相对高度大 C.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低,盆地外围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大 D.高原和盆地外围的海拔很高,高原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外缘大 3.下列一组等高线判读正确的是( ) A.山脊 B.山顶 C.山峰 D.山谷 4.读下图,等高线上的字母与实际地形图上的字母配对正确的是( ) A. a—f B.b—h C. c—g D.d—e 5.下列地貌形态的成因和大西洋成因相同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东非大裂谷 C.富士山 D.安第斯山脉 6.有关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起伏高低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 7.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的冲刷有关的是( ) ①珠江三角洲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③冰斗谷④流动沙丘⑤黄土高原破碎地表⑥三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8.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重要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化和风蚀作用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