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88406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点 教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558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书法,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点画的写法以及左点右点在字中的呼应;掌握“露锋起笔”的方法。 2·德育目标:学习书法艺术,感知优秀传统,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3·能力目标:明确汉字的笔画均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部分组成;掌握左点右点的写法。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 (1)书写点画,都分为起、行、收三个部分。 (2)点的写法:三角一肚 (3)笔顺规则:一笔下去,体势饱满 2·难点分析: (1)学生开始写字,握笔过死,过于用力,易把点画写成上下一样,用笔的提按变化是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1·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少讲或者不讲抽象的理论,多讲怎样写,在什么地方写。使学生通过记忆、模仿,逐步形成定型动作(即习惯动作)。 2·教学中把知识分散,边讲边练,各个突破。 3·(1)通过右点教学,知道“三角一肚”是怎么写出来的。 (2)通过左点教学,重点解决起笔轻入第一个“角”这一重点。 (3)通过“点”字教学,分析四个点在字中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 名家范字,字帖,教师书写的范字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聊聊大家对写好字有什么好方法。 2、激趣导入: 让学生欣赏字帖,范字,讲解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特点,并通过“汉字”演变过程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板书) (二)、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 课件展示:坐姿, 握笔姿势。(巡视同学们是否到位) (三)、新课传授: 师:古人云:心有灵犀一点通。点如果都学会了,那别的就都好办了。 课件展示:四幅书法作品,欣赏四大楷书中点的不同写法。 出示右点,同学们观察它的特点。引导学生得出“三角一肚”。(板书:三角一肚) 师:这三个角有什么不一样吗?(第一个角很小,第二个角最大,第三个角中等)那这“三角一肚”是怎么出现的呢?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书本上的内容(起笔、行笔、收笔) (2)师示范,边写边说:三个角显得点有棱有角,很规整,这一“肚”显得点画很饱满。一笔下去,应三角一肚,体势饱满。 (3)小结:齐读书本上的儿歌:笔尖轻触起,行笔压笔锋。最宽之处要略停,笔锋略折向上提,末端略停再收笔。 2、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动手练练吧。 (1)先描红,再双勾,接着对临一个。 (2)师巡视,抽取两份有问题的作业:第一个尖角没出来;没有“肚”的。 (3)同学评价,老师用红笔改,还给该同学 师:这个尖角怎么写出来确实很关键,这是靠毛笔的笔锋写出来的。(板书:露锋起笔)“小肚子”靠笔的侧锋带出来的。 (4)同学们再写一个,相信比前一个更漂亮。 (5)师巡视抽取有进步的作业,评价。 3、左点的教学 师:右点会写了,咱们开始变。由向右下角把它反过来,往左下角写,上部不动,下面转过来,还是呈“三角一肚”。 播放视频 (2)出示 咱们学着他的样子写写吧。先描红,再双勾,最后对临两个。 师巡视抽取一份作业,师生互评 过渡语:学会了左点、右点,那咱们增加难度,把它们放进汉字中,大家会写吗? 出示米字格并认识。 “点”字补空 出示“点”字,并观察这四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师在展台上范写,提示:最后的一点要长。 师:同学们,你们也来试试吧,在米字格里写一写,先描红,再双勾,然后对临一个,取一份优秀作业,老师评。 再对临一个:同桌之间你写我看,生评。 过渡语:在书法中,如果把横竖撇捺看成是人的四肢,那点画就是我们人的眼睛。它很灵活,把它写好了,这个字就会有精神,像活了一样,就像《画龙点睛》故事里的那两条龙。 (五)讲故事《画龙点睛》 (六)能力提升 现在拿出我们手中那幅未完成的作品,学学故事中的张僧繇给“龙”字添上这神来一笔,让整幅字活起来。 1、展示学生作品。 2、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一次比一次写得好! (七)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