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什么时候中国人不再相信他们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我们就不战而胜了。” ———尼克松《不战而胜》 自主学习 1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一)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全盘西化论 他们认为百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 文化复古主义 他们认为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 历史证明,“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等主张,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一、走出误区 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曙光初现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确立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哪些不文明现象?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9,江苏)钢琴剪影的景观小品、屋檐上的钢琴黑白键、能够发声的钢琴楼梯……在某乡镇的街道上,这样的音乐元素随处可见。当地人以琴为媒,以展现钢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乡村振兴“钢琴曲”,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由此可见( ) A.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C.精神文明建设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D.社会主义文化要用核心价值凝聚共识 C (2020,全国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如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这表明 ①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 ②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 ③激情与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 ④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能引领时代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