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619634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15.1电磁波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53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5.1,电磁波,教案
  • cover
第一节 电磁波 一、教学背景分析 电磁波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媒介,被安排在有关通信知识的第一节,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虽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但对于抽象的电磁波理论,学生没有认知基础,对初中生来说也是较为困难的,本节重点是想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教育,体现出“STSE”的理念。 介绍电磁波的传播时与声音作对比,利用航天员在太空中交流的事例证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利用真空罩中的手机做实验,既可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也可以演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在给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时,提示学生与光速比较,讨论光与电磁波的联系,对光也是电磁波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利用与水波对比的方法,了解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学生通过对能量及电学的学习过程,建立了一定的能量观,对电磁波传递能量容易接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提升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磁波作为现代通信的基础,鉴于电磁波理论的抽象性和学生认知基础,将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是本节的难点,可通过演示实验来打破学生对电磁波的神秘感,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学生刚刚学完磁现象,对电与磁的联系有一定的了解;电磁波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电磁波产生的感性认识不足,所以对电磁波产生条件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要让学生透彻认识“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成功的实验是突破的关键。首先展示水波、声波的产生,总结出它们产生时的共同特点。再通过演示实验来展示电磁波的存在及产生,打破学生对电磁波的神秘感。在实验的基础上,启发指导学生建立起电磁波的初步概念。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能从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体验电磁波。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演示实验: 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 使用遥控器打开或关闭教室内的电器; 使用手机和校外的某人通话; 提出问题:这些电器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 收音机收听节目,遥控器控制电器……它们利用了一种看不见的特殊物质。这种特殊的物质就是电磁波。 过渡: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2.“知识点”教学 电磁波的产生 我们可以用简易的装置产生电磁波。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将它们用导线连成电路。取一台收音机,实验中要利用它检验电磁波的产生。 (1)首先收音机关闭,轻轻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此时并没有其他现象出现;轻轻断开开关,小灯泡熄灭,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此时也没有其他现象出现。 (2)然后将收音机打开,调到中波段,用调谐旋钮将指针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且将音量开大。轻轻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闭合开关的一瞬间听到收音机发出了“咔”的响声,小灯泡持续工作,收音机的声音仍旧没有明显变化。当把开关轻轻断开的一瞬间,小灯泡熄灭,我们听到收音机发出了“咔”的响声。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收音机为什么发出“咔咔”声?②收音机何时发出“咔咔”声?③“咔咔”声说明了什么? 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说明它接收到了电磁波,“咔咔”声产生于闭合、断开开关的一瞬间,这说明当电路中的电流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时,即电流变化时,收音机接收到了电磁波,也就是说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3)换用锯条进行实验,锯条上锯齿参差不齐。用导线将电池组的负极与锯条相连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