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638690

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题解读及范文展示:执“可为”之手,向“有为”奋进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1次 大小:225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1,有为,之手,可为,年全国,展示
  • cover
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题解读及范文展示:执“可为”之手,向“有为”奋进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 1.审准文题类型。 “可为与有为”,属于关系型作文题,不可忽略掉任何一方,应将两个关键词“镶嵌”在文章的显眼处(如开头、结尾,论点、分论点),但论述中忌泛论两面,要有所侧重。 2.审准文题关系。可写“可为与有为”的思辩关系,如“可为可不为,有为有何为,真正的有为是无为”等。也可以着力于二者之间的内生逻辑。如“可为”是认知,是条件,“有为”是方法,是结果;“可为”是外因,是环境因素,“有为”是内因,是主观能动。 3.审准文题要求。务必将材料中关于建党百年的红色背景、革命文化、先烈楷模等内容,融入当代青年的体验与感悟,彰显时代主旋律下对“可为与有为”的思考,突出个体命运与国家、民族、未来的紧密相联,切忌只扣话题,不扣材料。 写作要求 2021年的全国甲卷作文题,是材料作文+关系型作文的“二合一”。考生首先必须兼顾这两者的写作要求,全盘考虑,审准并对标写作任务和要求,拟好写作纲要。 在写作过程中, 1.忌“论点模糊”,宜“一目了然”。如笔者在开头、结尾、标题中,反复点扣中心论点一一执“可为”之手,向“有为”奋进,就是为了明示阅卷人,使其能迅速精准把握立意。 2.忌“平均用力”,宜“轻重有致”。关系型作文题,要兼顾两面,但在论证时要有所侧重。如上文的前两个分论点,分别着重论证“可为”与“有为”的内涵和意义,而第三个分论点则从双方的“结合点”切入,重点阐释新时代的新青年如何“有为”。 3.忌“一盘散沙”,宜“线条清晰”。全文始终聚焦于中心论点,并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三个分论点,一体三翼,句式整齐,结构井然。?? 此外,在论证中,还可巧妙化用文题中的材料为论据,在考场上既可解素材匮乏之苦,又完成了审题任务指令。总之,要用充实的事例、明晰的思路、铿锵的语言,使作文呈现出绘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 下水文 执“可为”之手,向“有为”奋进 斧头劈鸿蒙,镰刀开天地,红船劈波行,光辉照我心。乌云渐退,苍山点翠,时代之长风,吹动大有可为的云帆,在历史的交汇点,铺开崭新的画卷。生逢盛世的我们,和着党的乐章,乘着青春之舟,扬帆起航,何其何幸?唯有执“可为”之手,向“有为”奋进,方不负这个属于我们的最好时代!(紧扣材料背景,明扣两个关键词,开门见山,亮出题旨)?? “可为”是以榜样为帆、以历史为舵的远航。(运用比喻,侧重从外因的角度解读材料中的“可为”)时间留不住明丽的花瓣,潺湲的流水,但经它蕴染的百年风华,留给我们的是无数的感动与希望。我们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凝望着国旗美如画,我们听着《红岩的故事》,才懂得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紧扣材料,用红色文化为作文打底)?? 李大钊从容走向绞刑架,夏明翰临刑前挥笔写下就义诗,方志敏在黑牢里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