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785224

5.1《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30张PPT)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2003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0-2021,第二,必修,语文,高中,人教
  • cover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说课流程图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选自高等教育-出卷网-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欣赏中一首宋词.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派词作中的名篇,在本单元诗词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词借描写赤壁古战场,回忆三国英雄人物周瑜,抒发苏轼人生空老,功业无成的感慨.将写景 咏史 抒情融为一体,词风雄浑豪放、感情充沛丰富。 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职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中学已学过苏轼的一些诗词,这为进一步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观赤壁之景,再现赤壁之战的惨烈场景,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 说学情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及豪放 词的特点;品味词的意境和炼字用词的妙处。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感知词意境的能力;阅读鉴赏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诵本词,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说教学目标 1、品味词的意境和炼字用词的妙处,感受词人的豪情壮志。 2、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3、把握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方法 多媒体直观再现 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知人论世 理解感悟 歌曲导入 听读诵读 三国演义片尾曲 引导学生进入肃穆悲壮的情境氛围中为整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旷世奇才 苏东坡 苏轼简历 地———四川眉山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他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澈并称“三苏”。 文学成就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苏:与其父苏询、其弟苏澈并称“三苏”。 所谓豪放派,其特点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宏沉雄,气势豪纵,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南宋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就是对豪放词的诠释 豪放词特点 北宋时期,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担任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传说黄州附近的赤鼻矶就是当年周瑜大败曹兵的战场。胸怀大志而又年近半百的苏轼,多次来到江边。面对滚滚奔流的江水,遥想起周瑜的功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苏轼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滚滚的长江啊,你荡涤了千年,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滚滚的长江啊,你见证了周瑜火烧赤壁的不朽功勋,你可曾知道我苏东坡壮志难酬啊?于是,苏轼文思泉涌,大笔一挥,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作背景 听读朗读,感受意象 集体朗读, 语调要慷慨激昂, 情绪饱满,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观看视频,初步感受本词雄奇壮阔、气势非凡的意象。 观眼前之景 赤壁美景的特点: 波澜壮阔 汹涌奔流 雄奇险要 惊心动魄 穿 拍 卷 “雄奇” 为写英雄人物作铺垫 渲染磅礡 宏伟的气势 修 辞 手 法 夸张 拟人 比喻 推敲文字 穿:寓动于静,写出了乱石高耸入云的动势。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形状、动静) 拍:动态感极强,水石相搏,仿佛能听到一阵一阵浪花击打岸边的声音,描摹出赤壁水势汹涌澎湃。(声音、视听) 卷:动感十足。雪:突出浪花的颜色。卷起千堆雪,表现出惊涛拍岸、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气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