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知道影响小灯泡功率的因素 3.会选用实验器材,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教学目标 2. 思考与猜想 3. 设计方案 4. 实验电路图 5.设计表格 6. 实物图连接 7.实验数据总结 你知道吗 Tell you 思考 想知道手中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吗 3.8V0.3A 2.5V0.3A 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P=UI (二)、实验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 导线、开关、小灯泡 (三)、实验电路图 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连接电路时开关 (2)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的接线 闭合开关前滑片要放的位置 (3)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的接线 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择 (4)电源的选择应考虑小灯泡的额定压,选择大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但不能过大,否则会烧坏小灯泡。 如果小灯泡两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小灯泡的功率还等于额定功率吗? 如果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小灯泡的功率还等于额定功率吗? 请测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和低于额定电压的功率,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四)、设计表格 小灯泡两端 电压情况 电压U (伏) 电流I (安) 电功率 (瓦) 小灯泡的明亮程度 等于额定电压 高于额定电压 低于额定电压 (五)、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视数;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记录。 测2.5V小灯泡的电路连接 测3.8V小灯泡的电路图 实验记录总结 记录总结 记录总结 记录总结 记录总结 记录总结 (五)实验结论 你学到了什么 1.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条件 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 2. P实 = P额 正常 亮度由 P实 > P额 较亮 ?决定 P实 < P额 较暗 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 U实 与 U额 P实 与 P额 灯泡亮度 U实 = U额 P实 = P额 正常发光 U实 > U额 P实 > P额 发光强烈 U实 < U额 P实 < P额 发光暗淡 (六)评估(反思) 实验中最可能出现错误的是哪几个环节?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新题? 1、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一错。应为最大却为最小,合上开关就容易使电表偏转过激。 2、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容易接反,出现指针“反偏”会损坏电表; 3、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开始在阻值最大的位置,调节的时候,阻值从大到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会从小到大,。测量时为什么不先测低于额定电压时的功率,依次测量等于额定电压和高于额定电压时的功率,以免变阻器阻值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还容易出错。 先从低于额定电压开始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先测额定电压时更好,这样观察小灯泡亮度时有明显的区分,容易观察。 请同学们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与“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实验的装置一模一样,测量的内容也一样,都是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实验过程的要求也基本一样。 不同之处就是两次测量的目的不同,上次是测电阻,这次实测功率。原理也不一样,上次是R=U/I,这次是P=UI.从今天测出的数据也可以算出小灯泡电阻。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时候,能不能凭一次测量的结果就得出结论? 不能,因为只凭一次测量的结果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必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但是,电阻可以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