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食物来源,初步认识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感官观察、记录生活中的食物。 (2)创设情景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3)小组自主合作互助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在观察生活中的食物来源过程中合作交流,体会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懂得要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常吃些什么食物呢?(学生答) 看来,同学们对食物都很感兴趣,那关于食物,还有哪些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食物”,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我们的食物。 二、新课学习 1.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同学们,老师让你们记录了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现在谁能说说你吃了些什么? (学生简单汇报) 教师适时把学生的卡片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总结板书: 馒头 米饭 面条 ……(面食) 白菜 豆角 西红柿……(蔬菜) 鸡肉 鱼肉 猪肉……(肉类)等。 从同学们的汇报中,老师看出大家很喜欢美食。是啊,因为我们的食物丰富多彩。那么,我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 2.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 同学们,当你在尽情地品尝美味的时候,可曾想过制作它们的原料都来自于哪里吗?请大家结合课文插图小组讨论。 (1)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馒头和面条来自小麦,米饭来自水稻。白菜,豆角和西红柿都是蔬菜。鸡肉,鱼肉,猪肉来自鸡,鱼和猪等动物。 (2)简单评价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师总结:我们饭桌上的食物一部分来自植物,一部分来自动物,一部分来自微生物。 师板书:植物 动物 微生物 是的,我们的食物,不论是肉食、素食,还是一些新型食品,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食物。 3.了解身边的食物怎么来的。 师:小麦种子经过种植,慢慢变大,收割之后,碾压成淀粉,淀粉再做成馒头。鸡从孵化到成为我们的食物,要经过鸡蛋孵化成小鸡进行饲养,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杀鸡烹饪了,做成美味佳肴。 4.法治在线 师强调: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5.我们来给食物分类。 同学们,来自大自然的食物如此丰富,大家能把这丰富的食物分类吗?(学生根据想法简单汇报) 师:食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很多,接下来每个小组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给食物分类吧! 小组活动,学生将带来的食物、图片以及知道的食物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师:现在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同学们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发言的要点,以便与自己的交流结果相对照。 师总:通过小组交流,同学们总结出了许多分类方法。知道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原料的来源分,可以按营养成分分,也可以按食用方式或者产地等来分类。 6.自由活动 争当美食小导游。 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收集了美食资料,谁的资料丰富,谁的解说最有诱惑力,最能吸引“食客”呢?让我们争当最佳美食小导游吧!(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当美食小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他们的美食,其他同学当“食客”兼裁判,最后选出最佳的美食小导游。) 三、结论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儿不满意?你觉得其他同学做得怎样?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 1.我们的食物主要来自( )和( )。 2.按味道分类,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 )、( )、( )、( )、( )五种。 3.我国少数民族中。喜食牛羊肉的有(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