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课 学会说“不”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学会说“不”的重要性。 2、敢于拒绝他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判断什么时候说“不” ,学会说“不”的技巧。 重点:说“不”的必要性。 难点:判断什么时候说“不” 、怎样说“不”。 关键点:敢于说“不”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收集案例、学生的角色扮演、PPT课件 教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体验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长颈鹿和上帝的故事:长颈鹿自出娘胎便是个哑巴,心里有话不能说,它一直很痛苦。有一天,上帝对它说:“我可以解除你的苦难,使你不仅能够说话,且 能讲兽语、鸟语甚至人话!”长颈鹿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不过”上帝接着说,“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当你获得说话能力后,不能随便开口,只能说那些我要你说的话,不管你心里愿意不愿意。”同学们,你认为长颈鹿会答应吗? 1、选择拒绝的同学请举手。 2、学生发言:选择拒绝和接受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3、教师小结: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其实,世上最痛苦的不是心里有话不能说,而是嘴里说出心里不愿意说的话。 二、心理聚焦 情境一: 郑晓菲是个四年级的学生,但是到现在,她的衣服都是妈妈帮他穿,每次遇到一点点小事都要向父母求救,只要是父母让她做的事,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也会听父母的话,完成不了时,就会沉默不语,最近表现的尤为突出,父母很是担心。 1、我们在对待爸爸、妈妈、老师及其他一些人的要求时会不会出现郑晓菲的情况呢? 2、引导学生分析出:不情愿做的事,也会答应去做,可做不好,又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笨,让我们对自己失去信心。 3、教师小结:这是部分同学在与爸爸、妈妈、老师及其他一些人交往中采取的一种方式,即不顾后果地迁就。 情境二: 孙军今年上了四年级了,老师选他做班长,同学们夜非常赞成这个决定。孙军这孩子,从小就很有主见,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会很坚决地说“不”。爸爸、妈妈、老师都十分喜欢他这一点,还送给他一个称号“不先生”。 1、我们班同学有没有“不先生”?做个“不先生”好不好? 2、引导学生分析出:我们不能一味的听从长辈的安排,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合理的做或拒绝一些事。 3、教师小结:这种情况也常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中,即碍于他人的面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情境三: 张凯与同学的关系很好,同学们都喜欢与他交往。可是最近不知怎么了,他不太愿意和同学们一起了,同学们都觉得很奇怪,张凯的爸爸看到他的表现有点不对,于是就和他进行了一次交流。原来,张凯因为同学老是找他做事,很多事情他都不愿意做,可迫于情面,不好拒绝同学,所以他就采取躲避的方式,尽量不和同学一起那样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 1、“躲避”是我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吗? 2、引导同学分析出:当我们正确地拒绝了我们认为不合理的事,我们会感到轻松愉快;相反如果我们不懂得拒绝,就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 3、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同学提出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时,我们要学会拒绝他。 三、心理调适 懂得拒绝也是一门艺术。适当的拒绝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方便,夜不至于耽误别人的事。那么怎样拒绝才是最好的? 1,姿态拒绝法:不佳的姿态是难以抗衡的拒绝。 “言他”拒绝法:转移话题回避。 说明拒绝法:说明原因,避免误解。 建议拒绝法:提出合理建议,让他寻找另外的方法。 提问拒绝法: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找适当的理由拒绝。 直接说“不”法:无理要求,要坚定的说“不”。 沉默拒绝法:有效的沉默,可以不言而喻的吧“不”的意思传达给对方。 四、拓展能力: 引导同学有这样的认识: 1、我们每人都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