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家乡的节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调查或访问,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能用语言描述节日用品的造型特色、装饰特色和色彩特点;能运用色彩表现节日的喜庆活动。 2、通过查阅书籍、收集文献资料、上网、查询等手段,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感受不同的节日氛围和审美情趣;欣赏相关图片和音像片段;确定活动内容,用文字、图形或工具材料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能用美术形似表现家乡节日气氛。 难点:能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或图片去表现节日的气氛,制作节日用品。 课前准备 CAI多媒体光盘 教学流程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程 播放春节喜庆场面,提问: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节日?导入课程。 从学生熟悉的节日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 活动一:确立研究与活动的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所研究的节日,确定活动的内容。 确立用何种形式,如何表现家乡的节日的喜庆活动。 活动二:根据研究的目标搜集资料。 查阅书籍,收集有关节日的文献资料。 请教老师、父母及其他人,获取感性资料。 网上查询,筛选与所选节日相关的信息。 体会不同风俗的节日文化。 教学流程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课堂发展 实地参观传统节日用品的制作过程,感受节日的气息。 观看音像制品,感受节日的氛围。 活动三:交流整理资料与创作 (1)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日用品,或者用绘画形式表现节日活动,注意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和色彩特点。 (2)用各种节日用品装饰教室。 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将创作内容与节日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艺术创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课堂评价 引导学生 从构图、气氛等各方面进行评述 鼓励自信进行学生自评、他评。 德育(环境教育)渗透内容 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 板书设计 家乡的节日 构图、气氛 作业 教学后记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