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06764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938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球上,循环,教案
  • cover
106934001240790000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并能解释对应的生活现象; 2、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状; 3、了解水对人的重要性,同时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身边的物态变化 3、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讨论、分享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播放视频:雾凇 复习:四种物态变化 观看视频 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升华) 师: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发生变化呢?用准备好的器材进行实验:装有碘颗粒的试管、一杯热水,将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并记录碘的状态变化 师:请同学分享实验现象 师:固态加热不是会熔化吗?有液态碘出现吗?为什么没有呢? 师:同学猜测与温度有关,那我们就来测测热水的温度。 师:热水多少摄氏度? 师:老师还去查了碘的熔点和沸点,同学们能结合测量的结果给老师解释一下碘为什么没有熔化吗?(碘的熔点:113.5℃、碘的沸点:184.35℃) 师: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的物态变化,我们称为升华。 32321560769500生:将装有碘颗粒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并记录碘的状态变化 生:加热前,碘是固态 加热时,碘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是吸收热量 生:没有液态碘出现,可能跟温度有关 生:用温度计测出热水温度 生:70摄氏度左右 生:碘熔化需要达到熔点,而热水的温度只有70℃,低于熔点和沸点,所以碘颗粒是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 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由充分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思考 与熔化形成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有效地区分熔化和升华,进一步理解升华 二、新课教学 (凝华) 师:请同学们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冷却一会儿,观察试管内碘的状态变化 师:试管壁上附着了什么? 师:所以实验记录是什么? 师: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物态变化,称为凝华 生:观察到紫色变淡,试管壁变成了紫色 生:试管壁上出现了固态碘 生:冷却前:碘是气态 冷却时,碘由气态直接变为了固态,放出热量 进一步实验,认识凝华 新课教学 (升华凝华应用) 师: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说出对应的物态变化 1、用了一段时间的樟脑球变小 2639695550037000 2、冬季,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 2450465555752000 师:以上都是升华现象,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升华现象吗? 3、霜的形成 师:霜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师: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动手实验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怎么形成的? 师:水蒸气遇冷不是会液化吗? 师:请同学们测一下冰块的温度 师:也就是说,当水蒸气遇到低于零摄氏度的温度时,直接凝华为固态。 师:再来看看另一种现象,思考是怎样形成的? 播放冰花视频 师:冰花在哪一侧? 师:回到刚开始提到的雾凇 师:4、灯泡灯丝变细的原因?灯泡壁变黑的原因 播放灯泡壁变黑的视频 师:灯泡发光的过程灯泡壁会发烫 师:灯泡壁上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师:从哪里来的? 师:总结所有的物态变化,并明确吸热、放热过程 生:升华,樟脑球放在衣柜中会有一股味道,检查樟脑球变小,并未熔化,由固态变为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 生:升华现象,吸热 生: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晒干;干冰放在空气中会升华;永久了的灯丝会变细等 生:动手实验 387794597091500 生:在易拉罐下部和底部看到了霜。 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 生:温度可能太低了 生:零下 生:观看冰花视频 生:高温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 生:室内,温度高的一侧 生:观看灯泡壁变黑的视频 生:灯泡工作的过程就是对灯丝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