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20321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28张PPT)+ 导学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466253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单元,一课,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课件网) 新知导入 极端民族主义 以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排他意识为特征,鼓吹民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同时,往往在处理事物时会通过偏激的方式来解决,为了达到个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不惜切后果地采取极端的手段对公众或政治领导集团进行威胁。 新知讲解 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需要警惕 材料: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哲学家罗素评论说,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 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思考:根据材料评价“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的结论 从各国间的矛盾、动机来看,这场战争的性质是典型 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材料:“(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思考:从两则材料,你怎样看待民众在战争中的作用? 民族主义情绪需警惕 新知讲解 巴 干 尔 问 题 战略地理位置、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地缘政治势力等因素的交织,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巴尔干点燃了的火药桶 新知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火药桶指什么? 一粒火星又指什么? 巴尔干半岛 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点燃了的火药桶 新知讲解 推波助澜的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这次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引起塞尔维亚人极大愤怒。6月28日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塞族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有人认为,一战是偶然发生的灾难,你的看法呢? 新知讲解 经过与德国策划,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炮击贝尔格莱德市,塞尔维亚被迫应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战 爆 争 发 先后有哪些国家参战?意大利加入了哪一方?说明了什么?  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俄、英、法等国也很快参战。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新知讲解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各个战场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其中西线具有决定性作用。 西线 英、法、比联军对抗德军 东线 俄军对阵德、奥联军 奥军对抗俄军、塞尔维亚军、意军 南线 注:美国于1917年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西线 东线 南线 战争概况 新知讲解 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剧的发生 阶段 时间 战线 战役 评价 第一阶段 1914年 西线 马恩河战役 德军战败,标志着其“速决战”破产 第二阶段 1915年 东线和西线 德奥取得胜利 未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 1916年 西线 凡尔登战役 双方伤亡近100多万 索姆河战役 双方伤亡达130多万 日德兰海战 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三阶段 1917年 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 1918年 同盟国投降 战争概况 笔下的战争 太阳照在被毒气毒死的士兵的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与海蓝色差不多。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有坐着的,跪着的,绝大多数趴在或者躺在地上。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