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39171

2.5.1《物质的转化》培优训练A(含解析)

日期:2024-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6786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5.1,物质的转化,培优,训练,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表示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 2.判断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求制取物质的途径。 1.近年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金刚石,同时生成了碳酸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C.金刚石是一种非常坚硬的非金属单质,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金属不仅能置换出某些化合物中不如它活泼的金属,还能置换出某些非金属 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4.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 废液来源 甲组 乙组 检测方法与结果 观察废液呈无色 观察废液呈红色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甲组废液可直接排放,乙组处理后再排放 D.如将两组的废液合并在一起,如溶液呈无色,混合液可直接排放 5.如图表示了初中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圈I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B.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纯碱 C.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圈II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6.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科学家发现了藻类植物“微藻”对二氧化碳有极强的吸收能力(1t微藻吸收2t的CO2),它通 过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若将“微藻”转化为生物柴油,能极大缓解能源需求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2)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 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型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丙(甲醇),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乙的化学式为 。 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 7.化学物质王国中举行节日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步反应生成),以形成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循环接龙。 请你将下列八位队员:①Ca(OH)2,②Cu,③CaO,④CO,⑤CaCl2,⑥CuO,⑦CO2,⑧CaCO3平均分成红、蓝两队。游戏规定,物质⑤任红队的队长,物质⑦任蓝队的队长,且红、蓝两队的队长均处于甲的位置,两队分别形成循环接龙。 请回答: (1)红队乙的化学式: 。 (2)红队中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蓝队队员依甲、乙、丙、丁的顺序排列是⑦(填序号) 。 8.同学们在探究金属镁的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蒸馏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加热时镁条与水发生反应吗?生成的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认为,加热时应该先将蒸馏水煮沸并迅速冷却,理由是 。 (2)甲同学认为,加热时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填“H2”或“N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