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A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参差(cēn)???? 骤雨(zhòu)???? 罗绮(qǐ)???? 嬉笑(xī) B.天堑(qiàn)??? ?纶巾(lún)????? 鲈鱼(lú)????? 寻觅(nì) C.珠玑(jī)???? 薄荷(bò)???? 遥岑(cén)???? 吟啸(xiào) D.樯橹(lǔ)???? 萧瑟(sè)???? 盈袖(xiù)???? 蓑衣(s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东篱?????婉约?????良霄?????烟柳画桥 B.狼狈?????羌管?????巷陌?????金戈铁马 C.暮蔼?????吴钩?????嬴得?????斜阳草树 D.梧桐?????憔悴?????销魂?????醉听萧鼓 3.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子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少游———《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苏轼———《念奴娇》———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李清照———《声声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4.下列关于古代诗词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旧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称近体诗或今体诗。 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C.近体诗根据每首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分,律诗又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 “七绝”和“五绝”。 D.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按字数分,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按段数分,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5.下面对于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起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人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 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二、文言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少拳勇,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唐乾符中,事于潜镇将董昌为部校。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唐僖宗在蜀,诏董昌讨伐,昌以军政委镠,率八都之士进攻越州、润州。江、浙平,董昌为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表镠代己为杭州刺史。唐景福中,昌渐骄贵,自言身应符谶,又为祆人王百艺所诳,僭称尊号,乃于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镠为两浙都将。镠不受命,以状闻,唐昭宗命镠讨昌。乾宁四年,镠率浙西将士破越州,朝廷嘉其功,赐镠铁券,又除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使。 镠于唐昭宗朝,位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梁祖革命,以镠为尚父、吴越国王。同光中,赐玉册、金印。镠在杭州垂四十年,穷奢极贵。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镠学书,好吟咏。江东有罗隐者,有诗名,闻于海内,依镠为参佐。镠尝与隐唱和,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之事。镠亦怡然不怒,其通恕也如此。镠虽季年荒恣,然自唐朝,于梁室,庄宗中兴已来,每来扬帆越海,贡奉无阙,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镠以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薨,年八十一。镠初事董昌,时年甫壮室,性尚刚烈。时有儒士谒于主帅,已进刺矣,见镠稍怠,镠怒,投之罗刹江,及典谒者将召,镠诈云:“客已拂衣去矣。”迨于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斯亦近代之名王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有删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