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61301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82练)(含答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112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
  • cover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82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的故乡在贛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 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没有喧嚣的人群; ( ① ),它有叮咚的流水,有黛色的群山,有章江水日夜奔流、润泽万物,有梅岭花漫山遍野、傲立寒冬。一到春天,茶山上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父辈们踏着露水,迎着朝霞,采摘茶树新出的嫩芽。每逄周末,我们一群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采摘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四十斤。在当时,四块钱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 了不少乐趣;而农人 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离开故乡已经有几十年的光景,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 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然而,辛勤和辛劳从那时起就已经融化到我的血液里了。现在,我要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 ② )。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浸润 增加 得天独厚 少不更事 B.浸染 增添 与生俱来 少不更事 C.浸润 增添 与生俱来 不谙世事 D.浸染 增加 得天独厚 不谙世事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排比 拟人 借代 B.夸张 对偶 比拟 C.借代 夸张 比拟 D.拟人 排比 对偶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电视直播带货虽然在形式.上与传统的电视购物存在某些相似之处,②但它秉持的是移动传播的模式,③强调对“场景”的搭建、参与感的营造,④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社交性,⑤为观众能够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消费体验。⑥而且,电视台与各大社交媒体及电商平台强强联合,⑦实现了电视大屏与手机小屏的跨屏联动。⑧不仅是媒体融合的探索尝试,⑨更是扩内需、促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益举措。 5.小说常常借助诗意场景来营造意境,刻画人物,增强文本的诗意。请从《三国演义》或《红楼梦》中任选一个诗意场景进行鉴赏。要求:符合作品内容,语言简洁,100字左右。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②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刘长卿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鄂渚〕在今湖北鄂州。 ②〔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借蔡文姬交代了胡琴弹奏的内容。颔联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蔡文姬在匈奴生活的孤独。 B. 颈联虚实结合,作者沉醉在音乐中,眼前似乎看到了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C. 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这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有所不同。 D. 本诗融音乐与历史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同时也兼具咏史诗的特点,构思新奇。 7. 尾联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和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交代了地点、时间和事件又点明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凄凉萧瑟基调的两句诗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