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8

游褒禅山记[上学期]

日期:2024-05-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3127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游褒,禅山,学期
  • cover
课件49张PPT。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褒禅寺华阳洞华阳洞水帘洞天日月争辉荆公回步织女晾纱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2、了解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3、掌握“乃”、“道”、“盖”、“文”、“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分为四类: 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本朝人尚理 ———严羽《沧浪诗话》 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语言简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其诗歌,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如《明妃曲》、《北坡杏花》、《泊船瓜洲》等。所作词不多,却能“一洗五代旧俗”,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初读课文朗读正音1、庐冢(zhǒng) 2、盖音谬(miù)也 3、窈(yǎo)然 4、咎(jiù) 5、无物以相(xiàng)之 6、何可胜(shèng)道 7、王回深父(fǔ) 8、今言“华(huā )”如“华(huá )实”之“华(huá )”者 理清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 中心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空间方位图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_____、山之_____、山之_____、山之_____。 名 寺 洞 碑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说明文字不超过10个字):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 重点字词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 东:名词作状语,往东 。 乃;副词,表判断,有“为、是”之意。 这里作“在”讲。 特殊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平旷记游华山 洞的经过记游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后洞记游者甚众窈、寒、深记游者少第二自然段→悔 重点字词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穷、见、至、极 1、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 (1) (2) (3) (4)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窈然对比; 前洞的记游者甚众与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三自然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 1、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2、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古人求思之深 奇观常在险远 有志 有力 有物 尽吾志 无悔矣结构余之所得重点字词非常:古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